中药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防风的最佳使用方法
健康知识 2023-05-28 20:02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防风是一种中草药,有镇静镇痛还有抗过敏作用,它有很特殊的一点就是有双向的作用,既能发汗,又能止汗,既能通便又能止泄,既能通经能止血。可以治疗风寒感冒,风湿,腹痛腹泻等。
一、中药防风的功效与作用
治风邪伤卫,有汗恶风防风、荆芥、葛根。治偏正头痛,年深不愈,风湿热上塑损目,及脑痛不止川芎15克,柴胡35克,黄连(炒)、防风(去芦)、羌活各50克,炙甘草75克,黄芩15克(去皮,锉,一半酒制,一半炒)。上为细末,每服10克,于盏内入茶少许,汤调如膏,抹在口内,少用白汤送下。临卧,如苦头痛,每服加细辛1克。治偏正头风,痛不可忍者防风、白芷各200克。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如牙风毒,只用茶清为丸,每服一丸,茶汤下。如偏正头风,空心服。如身上麻风,食后服。未愈连进三服。
解热作用 防风煎剂与醇浸剂10ml/kg分别给予用伤寒混合菌苗静注所致发热的兔灌胃,半小时后出现中等强度解热作用,煎剂的作用较醇浸剂强,且可持续2.5小时以上。防风煎剂4.4g/kg给家兔腹腔注射,对伤寒、副伤寒菌苗和破伤风毒素的混合制剂引起的发热,有明显的解热效果;防风醇提取液2g/kg给小鼠腹腔注射后半小时,对三联菌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杆菌)引起的发热有显著解热作用。抗菌、抗炎作用 新鲜关防风榨出液在体外试验,对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抗菌作用。品种未经鉴定的防风煎剂对溶血性链球菌及痢疾杆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防风粗制水提取物有抗哥伦比亚SK病毒的作用。
镇痛、镇静作用 小鼠灌服防风50%乙醇浸出液(蒸去乙醇),能明显提高痛阈(电刺激鼠尾法),皮下注射同样有效。实验表明给小鼠灌胃防风煎剂,腹腔注射防风醇浸剂,皮下注射防风醇浸剂、防风煎剂,均可明显抑制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有报告认为,防风的镇痛部位与吗啡相似,主要在中枢。小鼠灌服防风煎剂40g/kg,能显著减少其自发活动次数,与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
二、防风的作用
防风用于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防风治破伤风,有祛风止痉的作用,但多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药同用。
防风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以及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防风解表以祛风为长,既能散风寒,又能发散风热,与荆芥作用相仿,故两药往往配合应用。
防风用于风湿痹痛 风能祛风湿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治疗风湿痹痛等症。
防风又有止血、止泻作用,如用于腹痛泄泻,常配合白芍、白术、陈皮等同用;如用于便血、崩漏,一般炒炭应用。
荆芥与防风均有疏风解表作用,药力缓和,二者皆可治疗风寒表证,或风热表证。但防风祛风解表治全身疼痛的效果较荆芥好,而荆芥发汗解表之功较防风强,解表发汗,两者常同用,荆芥又可用于风湿痹痛。
三、防风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防风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防风,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防风。
白术防风汤
功效若服“羌活防风汤”有自汗者。
材料白术(四钱) 防风(八钱) 黄蓍(四钱)
用法上分二贴,每贴水二盏,煎至八分,食后服。
来源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解毒防风汤
功效治痘痂落后,热毒未尽,而疮瘢复起成凸者。
材料金银花5钱,甘草1钱,木通1钱,防风1钱,荆芥1钱,连翘1钱,牛蒡子1钱。
用法同紫草煎汤服。外用蚬子水摩之。
来源《痘麻绀珠》卷十七。
防风枳实汤
功效治风头眩欲倒,眼旋屋转,头脑痛。
材料防风3两,枳实3两(炙),茯神4两,麻黄4两(去节),细辛2两,芎 3两,前胡4两,生姜4两,半夏4两(洗),杏仁3两,竹沥3升。
做法上切。
防风的功效(文健康无忧网)
四、防风不适合什么人服用
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防风,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恶干姜、藜芦、白蔹、芫花。元气虚,病不因风湿者禁用防风。
防风不能长期服用。服用防风引起中毒的情况末见报道。用量过大,可剖起出汗太多,口渴等伤津耗气的现象。过敏反应报道,属极个别现象。可于服药后1h出现腹部不适感,呕吐恶心,出冷汗,皮肤瘙痒等情况。
如果以上关于防风的功效 防风的作用 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