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乳腺导管扩张
乳腺导管扩张症:深入了解与诊断
随着乳腺导管的微妙变化,一种名为乳腺导管扩张的疾病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较少接触到这种疾病,但其对女性健康的影响却不容忽视。乳腺导管扩张症,作为一种妇科疾病,若不多加关注,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威胁生命健康。对它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是我们过上更好、更健康生活的重要一环。
那么,如何诊断乳腺导管扩张症呢?
诊断此病,首先需要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临床过程及发病年龄,并结合以下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1. 患者多为40岁以上的非哺乳期或绝经期妇女,常有哺乳障碍史。病变通常局限于一侧乳房,但也有两侧乳房同时受累的情况。
2. 乳头溢液可能是本病的首发症状,溢液性质可能为浆液性或血性,单孔或多孔溢液。乳房多个部位的压迫可使乳头分泌物溢出,病变的乳管可能占据乳晕的大部分。
3. 有时,乳腺肿块是患者的首发症状。这些肿块多位于乳晕深处,早期边缘可能与皮肤粘连,与乳腺癌有类似之处。
4. 若肿块已化脓,患者可能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但质地柔软并伴有压痛。随着病情的进展,肿大的淋巴结可能逐渐消退。
5. 乳腺导管壁和管周纤维组织的增生和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导管缩短,拉动乳头回缩。有时,局部皮肤水肿可能呈现“橘皮样”变化。
6. X乳腺导管造影能够清晰地显示扩张的导管和囊肿,有助于了解病变范围。
7. 肿瘤针吸细胞学检查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通过此检查,可以抽出脓样物质,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中性白细胞、坏死物以及大量的浆细胞、淋巴细胞和细胞残留物。而肿瘤切除后的病理检查则是最可靠的诊断依据。
在实验室的检查中:
1. 肿瘤针吸细胞学检查可抽出脓样物质,经镜检可见中性白细胞、坏死物及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和细胞残核。
2.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术后病理检查的重要部分。标本显示,扩张的导管充满了黄褐色、奶油状或豆腐渣样的粘性物质。管周可能有纤维组织增生和透明变性。镜检下,扩张的导管上皮细胞萎缩变薄,脱落的上皮细胞和脂质物质充满并堵塞管腔,部分管壁受损。管周组织中有大量的浆细胞、组织细胞、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
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症状多样,诊断方法丰富。这也使得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变得更为困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对该疾病的预防,一旦确诊,应及时治疗,以期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