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助剂 加工助剂需要写进配料表吗
一、隐而不露,加工助剂的自然融入
在食品制造的奥妙世界里,有一种特殊的“角色”默默奉献,它们就是加工助剂。当它们遵循一定的规则时,可以在食品的配料表中低调隐身。
这些加工助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特别类别,在加工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在食品制作过程中被使用,但最终会被去除或者只留下微量残留。它们的存在不会改变食品的本质,也不会对健康产生任何威胁。就像果汁澄清过程中使用的果胶酶,或是蜂蜜加工中被用来稀释的水(后续会被蒸发去除),这些加工助剂在完成任务后悄然离去,不留痕迹。
二、《标签上的秘密》:法规的庇护
《GB 7718-201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已经为这些加工助剂设定了豁免标示的范围。好消息是,即将在2025年实施的GB 7718-2025新国标,继续庇护着这些加工助剂,并进一步明确了可食用包装物、挥发配料等特殊情形的标示要求。这意味着,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加工助剂可以免于在食品配料表中亮相。
三、例外之下,展现真实自我
如果加工助剂在食品中残留并继续发挥功能作用(如防腐、着色等),那么它们就需要按照食品添加剂的规定进行标示。这是法规的严谨性,也是消费者的知情权。
四、深入,更多细节
加工助剂的使用并非随意而为,它需要符合工艺必要性原则。这意味着,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只有当某种助剂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时,它才会被使用。为了更加健康、环保,食品工业更倾向于选择天然或低残留的助剂。常见的加工助剂包括脱模剂、助滤剂、提取溶剂等。每一种食品或工艺都有其独特之处,如果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加工助剂的具体应用案例,不妨提供更多关于食品类型和工艺细节的信息。让我们共同揭开食品加工背后的神秘面纱,更多不为人知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