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5个新趋势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最新数据显示,令人担忧的现象频频出现:高收入群体的糖尿病患病率远超低收入群体,发达地区的发病率依然居高不下;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发病风险显著上升;男性较女性更容易患病;更令人震惊的是,20岁以下年轻人的患病率也在急剧增长;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已接近5%,而生育巨大儿的产妇更是成为了新的高危群体。
这些现象的出现,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因素在推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体力活动的时间大大减少,而摄入的热量却并未减少,脂肪摄入的比例更是显著上升。快节奏的生活以及熬夜等不良习惯,使得人们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这些都可能是诱发糖尿病的诱因。
不可忽视的是,现代人对于碳酸饮料和快餐的过度依赖。研究显示,碳酸饮料会助长食欲,加重胰岛负担,导致胰岛细胞提前衰老。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的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严重。对于亚裔人群来说,他们的胰岛代偿功能相对较弱,稍微的脂肪超标就可能使胰岛功能无法耐受。
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也在增加。许多人在怀孕期间的饮食观念仍存在误区,认为需要多吃、补充营养,这也使得“胖妈妈”的数量不断增加。
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使活到百岁,胰岛也能保持正常工作。防控糖尿病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呼吁大家少喝碳酸饮料,少吃快餐,定期进行规律的运动。对于高危人群来说,更应提高警惕,尽早防范。除了我们熟知的年龄增长、家族史、遗传倾向、肥胖、缺乏运动、饮食等高危因素外,《指南》还特别强调了妊娠期曾患过妊娠糖尿病的产妇、生育过巨大儿的产妇、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等也应纳入高危人群。这些人更应该注重血糖的定期检测,以便尽早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这是一个关乎我们健康的重要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进来,共同为防控糖尿病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