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会伤眼 出现这几个症状说明眼睛受损了
糖尿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攀升,许多患者因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而导致器官受损,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其中,眼睛是常被影响的器官之一。长期血糖不稳定不仅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还会对眼睛造成伤害,许多糖尿病患者并不知道这一点。
为何糖尿病会伤害眼睛呢?
当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不仅仅是身体内的血管,连眼睛中的视网膜血管也会受到这种恶劣环境的影响。这样的环境会让视网膜血管变得脆弱,就像一根裂缝的水管容易出血和渗透。久而久之,视网膜病变就会让视力出现问题。一旦眼睛受到伤害,病情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视力损害会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可能导致失明。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自己的视力变化,一旦出现视力下降或其他眼部问题,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眼部检查。
那么,当糖尿病患者的眼睛受损时,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看东西会变得模糊。由于长期高血糖的压迫,视神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晶状体也会膨胀变厚,导致屈光度增加,进而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的现象。特别是年轻糖尿病患者,可能会误以为自己只是因为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导致的视力问题,从而忽略了这个症状。
瞳孔会变小。视网膜神经受损后,植物神经也会受到损害,导致瞳孔的收缩功能受到影响,从而使糖尿病患者的瞳孔看起来比一般人小。
白内障也是糖尿病患者眼睛受损的一种表现。一些年老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会感觉眼前总有黑点晃动,这很可能是白内障的症状。许多患者可能不会将白内障和糖尿病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一旦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就意味着眼睛已经开始受损。在高血糖的影响下,病情发展迅速,最终可能导致失明。
如果糖尿病患者长期无法控制血糖,不仅会导致身体器官受损,还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每个器官对身体都非常重要,因此在治疗糖尿病期间,严格控制血糖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保护眼睛健康,一旦发现眼部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只有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才能避免视力进一步受损,保护好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