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要早防早治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糖尿病年轻化的趋势愈发显著。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尤其是病史较长的患者,出现四肢末端,尤其是下肢的疼痛,或是双脚有如踩棉花的感觉,足部伤口难以愈合,甚至从末端开始变黑、坏死的情况,这可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征兆。
最近,南方医科大学的郭燕舞主任医师与金牌健康节目主持人林欣,在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的支持下,于医联媒体直播间深入探讨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干预问题。这场直播旨在为广大的患者及健康爱好者提供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最新治疗信息和希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典型的慢性并发症,不仅是糖尿病足和糖尿病足溃疡的危险因素,也是跌倒骨折的重要原因。一旦发病,这一病变无法逆转,只能缓解症状。郭燕舞主任医师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注意以下几点:
1. 该病变最初会影响下肢远端,形成典型的“袜套样”和“手套样”感觉。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和感觉异常,可能表现为灼痛、样痛和锐痛等。
2. 多达一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若未被及时发现并实施预防性足部护理,患者足部受伤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直播期间,有观众询问为何血糖正常仍会出现并发症。郭燕舞主任医师解答说,糖尿病并发症并不仅仅与血糖水平有关。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除了血糖控制,、管理血脂、血压和体重等都是关键。即使在糖尿病前期或代谢综合征阶段,也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以预防该病变的发生,且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脊髓电刺激疗法(SCS)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治疗手段。这种疗法不仅能缓解缺血性疼痛,还能改善病变伤口的愈合,特别是对于膝下侧肢微循环的建立。郭燕舞主任医师强调,脊髓电刺激疗法也有最佳的介入时间窗口,一般在Wagner分级的3级之前进行效果最好。
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几率较高,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好血糖,生活方式的改善也是早期干预的重要手段。当身体出现不适时,患者应尽快就医,接受包括外科手术在内的综合治疗。
查看直播回放:知“足”常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要早防早治。让我们携手为健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