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消费者的“钱袋子”
在浙江的田野和村庄间,金融知识犹如一股清泉流淌,共富专员们深入偏远乡村,将金融知识和金融政策送到田间地头。他们将金融的阳光普照到每一个需要的人,让金融的力量助力共同富裕。在云南,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针对老年人的需求,精心准备金融知识的讲解课程,不仅教会他们如何正确使用金融工具,还传授了一些实用的金融安全常识。在甘肃,活跃于农村的情景剧、歌曲联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成为金融教育的生动载体,展现了各类金融防骗手段,增强了消费者的防范意识。这一切都是9月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中的生动一幕。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月份里,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这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场关乎消费者权益的盛会。活动的目的是帮助消费者和投资者学习基础金融知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更好地享受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
今年的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可谓是亮点纷呈。、银、证监会和国家网信办的联合参与使得宣传教育的合力大大增强。活动的内容更为丰富,重点更为突出。从非法吸存揽储到养老领域的金融诈骗,从电信诈骗到非法代理维权等行为的风险提示,都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话题。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普及,更是一次金融安全的护航。
银更是针对性地提高金融知识普及的有效性。他们围绕重点人群分层次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如针对老年人设计的金融素养跟踪研究项目,与社区、老年大学等合作开展教育活动;针对大学生则通过金融机构和公益团体提供生动活泼的金融教育;针对农村偏远地区群体则更注重以接地气的方式普及金融知识。这样的举措让金融知识真正深入人心。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推进也让投资者教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证监会围绕这一重点开展了多项活动,引导投资者理解并识别投资风险。他们还注重发挥数字化手段和线上教育的优势,通过图解、短视频等形式带动广大网民学习金融知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除了知识普及外,全面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也是活动的重要目标。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宣教活动的形式也更加贴合消费者的信息获取习惯。从线上教育到投诉渠道的畅通,从风险提示到消费者教育保护工作的推进,都体现了对消费者权益的高度重视。
随着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力度的加强,我国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水平也在稳步提升。这一切的努力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指数,也为构建百姓的金融安全防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普及,更是一次对消费者权益的全面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