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规定(超实用!企业所得税费用扣除和特殊规定
【解读】企业所得税费用详解:扣除规定与特殊条款
随着201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临近,我们有必要深入理解并梳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相关条款。这篇文章将带您一竟,确保您的企业在完成汇算清缴时能够准确计算税前扣除项目。
一、工资、薪金支出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这意味着企业需确保工资薪金的合理性和据实性。已预提但跨年度实际支付的工资,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即可在汇缴年度按规定扣除。福利性补贴也需符合一定条件才能作为工资薪金支出税前扣除。
二、特殊规定下的费用扣除
1. 对于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的费用,需分情况税前扣除。直接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费用作为劳务费支出;直接支付给员工个人的费用,则作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
2. 雇佣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和返聘离退休人员的费用,同样需区分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并按规定税前扣除。
三、其他常见费用扣除
1. 职工福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2. 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工会经费专用收据或代收凭据才能税前扣除。
3. 职工教育经费:自2018年1月1日起,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可在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可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四、社会保险费和其他保险费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以及特殊工种职工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保险费,均可据实扣除。为投资者或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也可准予扣除。
五、利息费用
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可据实扣除;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可据实扣除。关联方企业之间的利息支出则受到比例限制,超出比例部分的借款利息不得税前扣除。
六、业务招待费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实际发生额的60%扣除,但更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这一规定要求企业在享受业务招待费支出的也要确保其合理性和节制。
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规定既复杂又关键,企业在完成汇算清缴时必须严格遵守。希望您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定,确保企业的税务处理准确无误。也提醒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注重合规性,以避免不必要的税务风险。特殊规定与税前扣除标准详解:从事股权投资等业务的企业财税处理指南
一、股权投资企业的业务招待费扣除标准
对于从事股权投资业务的企业,包括集团公司总部和创业投资企业等,其在被投资企业所分配的股息、红利及股权收入,可按照规定的比例计算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在筹建期间,与筹办活动紧密相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以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并在税前进行扣除。这一规定为这些企业在初期发展提供了税务上的便利。
二、广告费和业务招待费的财税政策解读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在一定的限额内可以在税前扣除。具体来说,除非有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特别规定,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可以准予扣除;超出部分可以在以后的纳税年度继续结转扣除。但对于特定行业如化妆品制造、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不含酒类)企业,这一比例扩大到30%。筹建期间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可以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相关规定在税前扣除。企业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这些规定为企业进行合理的广告宣传提供了税务上的指导。
三、公益性捐赠支出的税务处理
企业实际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的12%以内的部分,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自2016年9月1日起,超过这一比例的部分,可以在未来三年内继续结转扣除。但需要注意的是,公益性捐赠必须满足对象和渠道两个条件: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列举的公益事业,且必须通过县级以上的及其部门或公益性社会团体进行捐赠。不符合条件的捐赠,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四、有关资产的费用处理
企业的各类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允许扣除。这包括企业按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摊销费。这些规定为企业合理处理资产费用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要点
除了上述详细解读的各项规定外,还需要关注研发费用的所得税扣除规定。对于研发费用的处理,企业也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合理的核算和扣除。了解并正确应用这些税前扣除标准,有助于企业进行合理的财税规划,降低税务风险。
对于从事股权投资等业务的企业来说,深入理解并应用这些财税政策,有助于企业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优化财务结构,降低税务成本,为企业的稳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