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账户被盗刷该找谁管用(苹果账户被盗刷申请退款被拒绝)

生活百科 2025-04-30 18:07生活常识www.tangniaobingw.cn

苹果手机用户小袁遭遇账户被盗刷:4万余元被转入陌生游戏账户,苹果回应无法退款

极目新闻记者刘冬莉报道

小袁(化名)遇到了一件怪事。明明自己的苹果手机从未离身,账户密码也从未向他人透露,但她的苹果账户却莫名其妙地被盗刷了4万余元。这些钱被转入了一款名为“万国觉醒”的手机游戏账户中。更令人惊讶的是,苹果公司竟然拒绝提供便利,使得这些资金流入盗刷者的账户。

11月25日,小袁向极目新闻记者投诉称,她怀疑苹果公司泄露了她的个人隐私,导致他人非法通过虚拟交易转移其个人财产,并从中获取交易提成。

事情发生在今年5月28日下午。小袁正在上班时,她的手机频繁收到短信震动提示。这些短信显示,她的账户通过支付宝与苹果绑定的免密支付服务完成了多笔交易,金额从648元到128元不等,总计人民币4万余元。小袁从未进行过这些交易,更没有玩过名为“万国觉醒”的游戏。她怀疑自己的苹果账户被盗刷了。于是第一时间联系了支付宝和苹果官方客服。双方均表示可能是账号被盗刷,建议她向游戏公司申请退款。然而游戏公司表示这些款项仍在苹果公司账户上并未到达其账号。小袁感到困惑的是,为何苹果账户在未收到款项的情况下拒绝退款?她的个人信息是如何被泄露的?她甚至怀疑自己曾经使用的手机号码已被盗刷者更改绑定。她多次联系苹果公司询问此事,但对方并未给出明确的答复。无奈之下她向警方报案此事并已被立案侦查。在接受采访时她还提供了由苹果公司发布的《App Store Connect帮助》文件以及其他证据用以证明她的立场。这一事件引发了消费者的关注和质疑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声音愈发强烈并引起广泛讨论很多网友纷纷表示曾遭遇过类似的经历事件一经曝光后引发巨大关注引发消费者担忧信息安全隐私安全是否会面临巨大威胁纷纷议论事件带来的诸多争议事件再次凸显加强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必要性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共鸣和思考也对互联网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关于如何处理此类事件和如何更好地保护用户信息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律师认为手机厂商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目前小袁已向法院起诉苹果公司要求其赔偿损失并承担法律责任事件后续进展引人关注最终结果如何还需等待法院的判决同时对于如何防范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以及如何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等问题也亟待解决和改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关于苹果账户被盗刷及申请退款被拒事件

在11月19日的庭审结束后,小袁向极目新闻记者透露,苹果公司律师认为此次被告应为苹果总部而非其在北京的公司,并且此案并不属于互联网法院的受理范围,因此法官要求苹果电子商贸(北京)有限公司的律师将相关资料上传至系统以作进一步处理。目前,此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网站上仍显示为审理中。

对于此事,极目新闻记者于11月25日下午拨打了苹果官方热线求证,但对方表示无法回复记者问题,并建议记者将采访邮件发送至指定。当日下午6时许,记者按照指示发送了邮件,但截至26日下午2时记者发稿前,仍未收到任何回复。

就此事件,京师律师事务所的柯贤凡律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根据买卖合同,卖家或手机厂商应交付手机及其系统给消费者。为了获取后续收入,厂商还会为客户提供系统账户、云盘储存、系统升级等服务。在本案例中,消费者的手机系统账户被盗,导致资金被非法刷取。

依据《民法典》之一千二百零二条,如果产品存在缺陷并造成他人损害,生产者应承担责任。《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也规定,生产者需对其产品的质量负责,并确保产品不会危及财产安全。在本纠纷中,由于手机厂商的系统存在不安全因素,导致消费者账户被盗,这是消费者财产损失的直接原因,因此手机厂商应承担赔偿责任。

当消费者遭遇账户资金被盗刷的情况时,应立即报警并保留报警记录。消费者应联系手机厂商,要求拦截正在支付的款项并锁定手机系统,以阻止损失进一步扩大。而手机厂商方面,应保留与消费者的必要沟通途径,并具备锁定手机的功能。厂商不应过度削减客户服务成本,也不能因对系统安全过于自信而忽略消费者的合理请求。否则,不仅需承担消费者扩大部分的损失,还会损害其商誉。

这一事件提醒我们,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企业,都需要对网络安全保持高度警惕。消费者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应积极维权,并通过合法途径寻求解决方案。而企业则应加强系统安全建设,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建立良好的客户服务体系。

此事件来源于荆楚网。关于苹果账户被盗刷申请退款被拒绝以及银行卡被盗刷通过苹果公司退款等相关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期待苹果方面能够积极回应,妥善处理此事,以维护其品牌形象和消费者权益。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