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枫糖尿病 什么是枫糖尿症
病因与遗传机制
支链α-酮酸脱氢酶(BCKD)多酶复合体的功能缺陷,是引发一种罕见遗传病的深层次原因。这一特定的酶系参与支链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的关键代谢过程。基因层面的突变导致这一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从而使得支链氨基酸及其代谢产物(如α-酮酸)在体内累积,并通过尿液等形式排出体外。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只有当父母双方都携带相关的突变基因时,才会导致疾病的出现。
临床表现
此病症的临床表现具有显著特点。新生儿在出生后的4-7天,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典型症状,包括嗜睡、喂养困难、呕吐以及惊厥等。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引发代谢性酸中毒、昏迷,甚至威胁生命。疾病特征性的表现之一,是尿液、汗液或耵聍带有枫糖浆样的甜味,这是由于特定的代谢产物(如α-酮-β-甲基戊酸)排出所致。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此病症可分为经典型、中间型、间歇型等,其中经典型的病情最为严重,酶活性通常低于正常的2%。
诊断与治疗
对于这一病症的确诊,主要是通过检测血/尿中的支链氨基酸及α-酮酸水平。幸运的是,通过新生儿筛查可以早期发现。治疗方面,首先会通过饮食控制来严格限制支链氨基酸的摄入,并使用特殊的配方奶粉。也会考虑使用维生素B1等补充药物(对部分类型有效)。在特定情况下,肝移植也被视为一种可以改善代谢缺陷的方法,但需要进行严格的适应症评估。
预后与流行病学
这一病症的预后相当严峻。未经治疗的患儿,大多会在婴儿期就失去生命。而那些幸存者,往往也会伴随着智力障碍、瘫痪等后遗症。流行病学方面,其发病率约为1/18.5万。值得注意的是,近亲婚配的高发地区,这一病症的风险会相应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已将这种病纳入《第一批罕见病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