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病的 糖尿病眼病的四个阶段及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阶段与表现
一、无明显视网膜病变期(早期)
在此阶段,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并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可能会在血糖波动时,因晶状体肿胀导致轻微视力模糊或暂时性屈光改变。眼底仅会出现微小血管瘤或点状出血,这些需要通过散瞳眼底检查才能发现。
二、非增殖期(轻至中度)
1. 轻度非增殖期:
患者可能会感到视物模糊,眼前偶现飞蚊症(小黑影飘动)。眼底检查会发现微血管瘤合并黄白色硬性渗出(脂质沉积)。
2. 中重度非增殖期:
视力明显下降,视野缺损,视物变形成为主要症状。眼底表现更为显著,如棉絮斑(缺血性梗死)、视网膜出血以及静脉串珠样改变。
三、增殖前期(重度非增殖期)
此阶段,患者的视力急剧下降,可能出现突发性玻璃体出血,表现为眼前黑影增多或遮挡。眼底检查会发现大面积视网膜无灌注区以及新生血管萌芽。
四、增殖期(晚期)
到了增殖期,患者的视力严重丧失,视物遮挡,甚至可能出现突发失明,伴随眼痛(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底表现更为严重,如纤维血管增殖、玻璃体出血以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关键提示:
1. 早期筛查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散瞳眼底检查,早期干预可以显著延缓病变的进展。
2. 危险因素:长期高血糖、高血压、吸烟以及肾病都会加速病情的恶化。
3. 治疗原则:非增殖期主要侧重于控糖和改善微循环;而到了增殖期,可能需要激光或手术治疗,如玻璃体切割。
一旦患者出现视力模糊、飞蚊症突然加重等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个渐进的疾病过程,及早发现和治疗对于保护视力至关重要。希望每位糖尿病患者都能重视自己的眼部健康,定期进行眼底检查,确保早期干预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