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糖尿病管控 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定义
高血压与糖尿病的规范管理是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的综合干预,旨在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下是基于权威指南和共识的核心定义要点和管理策略。
一、管理目标
根本目标是降低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危险,通过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实现综合达标。根据的2025年指南,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更为严格,从过去的<130/80mmHg调整为<120/80mmH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达标标准则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特殊情况有所区分。
二、管理流程与内容
1. 筛查与评估:通过血压测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检测等方法早期发现患者。结合其他危险因素(如肥胖、吸烟)和靶器官损害进行心血管风险分层。
2. 分类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减重、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运动和限酒。
药物治疗:高血压治疗优先选择ACEI/ARB类降压药;糖尿病治疗则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
3. 随访与转诊:基层医疗机构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对控制不佳的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建立“三高共管”的上下级联动体系,实现全程规范化管理。
三、规范管理的适用范围
此策略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体检机构等,覆盖成年人高血压和/或糖尿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长期随访。
四、关键术语解释
1.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原发性高血压)。
2. 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6.5%。
3. 综合管理:整合医学和管理学方法,对患者进行连续监测、评估及个性化干预。
此高血压与糖尿病规范管理策略的制定基于我国指南和共识,强调个体化治疗、多指标协同控制和医防融合的理念。通过这一策略的实施,期望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