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因素易患1型糖尿病 患病后如何注意饮食
糖尿病,尤其是1型糖尿病,是一种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并妥善应对的疾病。究竟何为1型糖尿病?又该如何应对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什么是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又被称为青年发病型糖尿病,常见于35岁以后的人群。与2型糖尿病不同,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这意味着从诊断的那一刻起,他们将无法离开胰岛素的支撑,必须终身使用。
为何我们会患上1型糖尿病?
遗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定的HLA抗原异常可能引发此病,如果家族中有1型糖尿病患者,那么家族成员患病的风险会相对较高。自身免疫系统缺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异常抗体的产生会损害胰岛功能,导致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病毒感染同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病因。某些病毒如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病毒以及柯萨奇病毒家族等,都可能引发1型糖尿病。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尤为重要,以下是五个饮食原则:
1. 平衡膳食:尽管大部分食物都可以吃,但量的控制至关重要。多样化的食物才能满足营养需求,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避免挑食和偏食。
2. 选择合适的油类:宜用植物油(如红花子油、玉米油、大豆油、葵花油等),忌用动物油(猪油、牛油等)。烹饪方式以清蒸、水煮、凉拌、烤、烧、炖为主。
3. 避免过咸和高胆固醇食物:这类食物对1型糖尿病患者并不友好,应少吃动物内脏和蛋类。
4. 多摄入富含纤维质的食物:全谷类主食、未加工之豆类、蔬菜及水果等,有助于改善血糖升高。淀粉质高的食物需按计划食用。
5. 水果选择:在血糖控制达标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食用水果。最好在两顿饭之间血糖最低时吃水果,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果种类。
了解这些关于1型糖尿病的知识和饮食原则,希望能帮助更多人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一疾病,重拾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