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老年糖友更易患骨质疏松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体逐渐步入老年阶段,体内的钙元素开始大量流失。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一状况尤为严峻。糖尿病患者的骨骼似乎更为脆弱,面临骨质疏松的风险远超过非糖尿病人群。那么,为何老年糖尿病患者更易遭遇骨质疏松的困扰呢?
据了解,糖尿病患者的骨健康状态堪忧,超过半数的患者存在骨密度减低的问题,其中近三分之一的患者已发展为骨质疏松症。这种状况在老年患者中更为普遍。这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导致大量的钙、磷等矿物质随尿液排出,造成血钙过低。低血钙又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进而促进骨骼溶解,释放骨钙,形成骨丢失的恶性循环。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减退也会影响骨代谢,加速骨基质的分解,导致钙盐丢失。
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多数为老年人,由于性激素水平较低,因此更易发生骨质疏松。那么,当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治疗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关键在于早期预防。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通过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来减少、延缓并发症的发生。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控制总热量,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乳制品、豆类、鱼虾等。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增加日光照射,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吸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有必要,患者还可以应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包括抗骨吸收药物和促骨形成药物。
糖尿病患者需特别警惕骨质疏松症的侵袭,因为长时期严重缺钙可能引发冠心病等严重并发症。钙在人体中扮演着多种重要角色,不仅能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保护心脏,还能参与神经、肌肉的活动和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激素的分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早期补足钙元素至关重要。
糖尿病患者应加强对钙的补充,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在控制血糖的注意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增加户外活动,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以确保骨骼健康,避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