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白内障早期可先用药 但手术最有效
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受损甚至失明,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糖尿病性白内障,做好预防和早期治疗工作。
糖尿病性白内障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在正常情况下,晶状体通过一层细胞膜来吸收眼球中的营养物质,并排除代谢产物,以维持营养平衡。当患有糖尿病时,长期慢性的血糖增高会在晶状体内积聚过多的葡萄糖。这些葡萄糖会被特殊的酶类转化为山梨醇和果糖等物质,导致晶状体内的渗透压升高。晶状体因此吸收水分而肿胀,其蛋白质等合成代谢过程受到干扰,最终导致晶状体混浊,引发白内障。
对于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早期治疗,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通过药物可以控制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并溶解白内障。在现有的防治白内障的药物中,应用最多的是抗氧化剂和晶体蛋白保护剂。手术摘除混浊的晶体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当白内障发展到成熟或近成熟时,在控制好糖尿病的前提下,进行白内障摘除术是必要的,否则容易引起感染和眼内出血等并发症。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合理的营养饮食搭配也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基础。为了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和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掌握均衡饮食非常重要。患者应该忌食单糖或双糖食物,如糖、点心、甜饮料等。当人体缺乏锌、镁、硒、铬、铁、钾等微量元素时,也易发生白内障。建议通过食物摄入每日膳食需要量的微最元素。饮食宜富含丰富的蛋白质、钙、微量元素,并多食用含维生素A、B、C、D的食物、蔬菜、高粗纤维素及低脂食物。多食用鱼类可以保持正常的视力并延缓病情的发展。
糖尿病患者还应该禁烟戒酒。因为吸烟会导致体内CO增加,造成相对缺氧和血小板凝聚,加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而酒精则会加重眼部的损伤。通过以上的综合治疗和注意事项,相信可以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