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吃海鲜更易患糖尿病 防治需做好这些
广东青少年糖尿病呈现上升趋势,其中Ⅱ型糖尿病占比高达80%。这种趋势与南方人喜食海鲜、常喝老火汤等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如今,连儿童也成为糖尿病的潜在受害者,长期食用海鲜会提升患病几率。
专家指出,不恰当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饮食习惯,是引发儿童糖尿病的主要原因。约80%的儿童糖尿病案例可归咎于不良生活方式。糖尿病是一种高血糖特征疾病,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各种组织损害及功能障碍。其发病年轻化主要是因为偏爱高脂、高糖、高盐饮食和缺乏运动。
为了预防儿童糖尿病,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饮食,从营养角度出发,荤素搭配得当。应限制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如洋快餐及碳酸饮料,而多吃高蛋白和高纤维素食品。孩子自己懂得控制食量,家长只需控制食物的营养搭配,注意营养均衡,不必过多逼迫孩子进食,更不能将其养成胖小孩。
那么,如何预防儿童糖尿病呢?
1. 新鲜的、天然的食物是最好的。如奶类、蔬果类、坚果类食物既好吃又营养,应多吃。
2. 吃零食不影响正餐,吃零食与正餐之间至少相隔1.5~2小时,每天食用零食次数应控制在3次以内,睡前不应吃零食。
3. 避免无意识过量吃零食。聚会聊天、上网、看电视时,容易摄入过多零食,影响正餐。建议有计划地食用零食,预先准备少量或小包装零食,避免过量。
4. 少吃油炸、过甜、过咸食物。
5. 少喝含糖饮料,不喝含酒精饮料。
中国营养学会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将孩子喜欢的零食分为“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制食用”三个级别推荐。家长可参考该指南为孩子选择零食。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零食虽然孩子喜欢,但因其高油、高盐、高糖等成分,应属“限制食用”行列。而一些谷类、豆类、蔬果类及坚果类零食则“可经常食用”。饮料类零食中,鲜榨果汁是“可经常食用”的,但加糖果汁含量超过30%的果(蔬)饮料要“适当食用”。预防儿童糖尿病需从饮食做起,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