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烂脚 四招教你应对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持续性的高血糖状态会对眼睛、肾脏、血管、心脏及神经造成慢性损伤。其中,一种令人担忧的并发症是脚部溃烂。那么,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的脚会烂呢?
糖尿病脚烂的原因,可追溯到高血糖对下肢血管的影响。长期的高血糖导致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逐渐增厚,弹性下降。血栓因子在血管内集结,形成斑块,最终导致下肢血管闭塞。这一过程会损伤支端神经,使得糖尿病患者的脚变得异常脆弱。即使是很小的伤口,也容易导致细菌感染,进而引发脚部溃烂。
那么,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脚烂的情况时,应该如何处理呢?
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是关键。糖尿病足需要及时就医,通过合理用药、疏通脚部血管等措施,防止脚部病情进一步恶化。
对于已经出现的脚部溃烂,必须进行清创工作,清除溃烂和坏死的组织,直至暴露出健康的组织边缘。
接着是换药治疗。清创后,常规换药是促进创面愈合的重要步骤。根据医生指导,可能会使用胰岛素纱布或碘伏纱布进行换药。如果常规换药效果不佳,需及时更换其他药物。
在治疗期间,保护脚部同样重要。保持脚部减压,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避免长时间站立,以减轻脚部的压力。根据腐烂部位的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控制脚部炎症。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在烂脚前会有下肢血管闭塞和支端神经损伤的迹象,如双脚或腿部出现明显的麻木感。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养成良好的脚部卫生习惯也是预防脚部溃烂的重要措施。每天用温水清洗脚部,保持局部清洁和卫生。洗脚时需注意水温,以免烫伤。洗完脚后,轻轻擦拭干净并涂抹护肤油。每天检查脚底、脚趾缝和脚跟,如有裂口、溃破或擦伤等病变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吸烟、喝酒,积极防治血管和神经病变。
糖尿病脚烂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患者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日常护理,可以有效控制脚部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