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糖尿病 亚洲糖尿病协会
一、东亚人群糖尿病的独特性
糖尿病在东亚人群中呈现出独特的特点。种族差异显著,东亚人群在相同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下,患糖尿病的风险高于欧洲人群。相关健康曲线呈现左偏移的趋势。亚洲糖尿病前期患者在未来一年内转化为糖尿病的概率也明显高于白人。
其病理机制也呈现出独特的特点。胰岛β细胞功能可能存在种族差异,东亚人群在葡萄糖代谢反应上展现出独特的特性。内脏脂肪沉积的倾向在东亚人群中更为普遍,这种倾向与基因有关,即使BMI正常,东亚人也可能会出现代谢异常。
从流行病学角度看,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已超过12%,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更是超过50%。在亚洲,有一半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50岁之前被确诊,其中20%在40岁前就被确诊。
二、亚洲糖尿病研究协会(AASD)概述
亚洲糖尿病研究协会(AASD)于2009年在日本大阪成立,由Yutaka Seino教授发起。该协会的成员包括来自东亚和东南亚的学术团体和个人,旨在提高亚洲在糖尿病研究和临床方面的水平。
该协会每年举办学术会议,与学者分享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例如,2023年与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平洋地区(IDF-WPR)联合举办的第15届科学会议,就吸引了众多学者参与。AASD还设立了多项奖项,以表彰在糖尿病研究领域的杰出人士,如曾授予中国宁光院士的Yutaka Seino杰出领袖奖。
在区域合作方面,AASD与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平洋地区紧密合作,共同应对亚洲高发糖尿病问题。许多中国学者,如贾伟平教授(现任IDF-WPR候任),在AASD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糖尿病的防治进展
亚洲的糖尿病防治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中国学者如陆颖理教授提出的“两次打击”营养变迁学说、生物钟节律研究等成果,为亚洲糖尿病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生活方式干预(如大庆研究)已证明可以降低糖尿病发病率达31%-46%。
要了解更详细的地区性防治策略或研究成果,可以查阅IDF-WPR或AASD的官方会议资料,这些资料将为你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信息。东亚人群的糖尿病特点、亚洲糖尿病研究协会的努力以及防治进展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让我们对糖尿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