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监测需要注意5个问题
糖尿病患者关注的核心问题解析
糖尿病患者普遍关心血糖监测的相关问题,本文将针对几个核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血糖监测的频率该如何把握?
血糖监测的频率因人而异。对于病情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1~2周检测一次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即可。而对于用药调整阶段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病情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监测。特别是使用胰岛素泵或夜间出现心慌、出冷汗、饥饿感的患者,应监测7个时段的血糖水平,以便及时调整用药。
二、为何手指末梢血与静脉血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
患者在家庭使用血糖仪检测的是毛细血管全血,而医院化验室检测的是静脉血浆。由于两者在成分上存在差异,因此检测结果会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静脉血浆的血糖值会比毛细血管全血的血糖值高10%左右。
三、检测血糖时是否必须用酒精消毒手指?
并不必须使用酒精消毒手指。家庭常用的试纸检测血糖原理是试纸中的物质与血中的葡萄糖发生反应,生成有颜色的化合物,从而读出血糖数值。酒精会破坏试纸中的反应物质,影响结果的准确性。酒精还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皲裂,增加疼痛。
四、能否从指尖以外的部位采集血液来检测血糖?
可以的。对于一天需要多次检测血糖的患者来说,从指尖采血的确比较痛苦。现在市场上有一种无痛或微痛的血糖仪,患者可以从手掌及前臂上采血,所测得的血糖值与指尖采血的结果相同。
五、能否用检测尿糖代替检测血糖?
答案是否定的。尿糖水平只能间接反映血糖的大致水平,且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尿糖的灵敏性较差,只有在血糖水平超过肾糖阈值时才能反应出来。检测尿糖不能完全代替检测血糖。
更多关于糖尿病血糖监测的文章推荐:
1. 糖尿病血糖控制常出现的7大误区
2. 保持糖尿病血糖稳定四方法
3. 无糖食品能降糖吗?不要轻易相信。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血糖水平。在关注血糖的也要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以更好地控制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