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糖心病两大类方法
解读糖尿病与糖心病:一对如影随形的“难兄难弟”
糖尿病与冠心病,两者如影随形,常被喻为一对“难兄难弟”。为何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心血管损伤,俗称“糖心病”呢?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我们得明白一点,糖尿病并不只是血糖高那么简单。病理解剖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动脉如冠状动脉、脑动脉等,都存在较同年龄非糖尿病患者更为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这意味着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健康状况堪忧。
长期的高血糖状态无疑加剧了脂质及蛋白质的糖化与氧化过程,这一过程亦参与了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发病。事实上,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刚被诊断时就已经悄悄发生了冠心病。在糖尿病的易患人群中,胰岛素抵抗是最早出现的变化,这也为后来的心血管疾病埋下隐患。
那么,“糖心病”有哪些早期表现呢?专家指出,糖心病包括心脏和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变等,临床表现呈多样化。静息时心动过速可能是常见的一种早期表现。体位性低血压也较为常见。糖尿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支配血管的植物神经受损,无法有效调节血管张力。不典型心绞痛则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所致,其症状常不典型,甚至可无任何症状,危害性更大。
防治糖心病有两大方法。首先是“扬汤止沸”,也就是通过安全控制血糖,让血糖达标,并通过合理用药避免低血糖。因为低血糖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心脏缺氧、心律失常,甚至引发心梗。第二大方法是“釜底抽薪”,即针对肥胖这一糖尿病的源头进行干预,严格控制体重。对于肥胖者,减重10%~15%是一个理想的目标。2型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通过调整饮食、合理运动,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就容易得到控制。心脏的负担减轻了,自然就能远离风险。对于已经合并心脏病的糖友,安全降糖和控制体重是治疗上的两大重点。
糖尿病与冠心病是一对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难兄难弟”。通过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原因、早期表现以及防治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心脏健康,远离这一对“难兄难弟”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