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嚼碎花生喂孩子致其患病
《关于疾病风险与喂养方式的警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种潜在的健康风险常常被我们忽视,那就是通过嚼碎食物喂食传播EB病毒的风险。这种病毒引发的疾病,俗称“亲吻病”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其早期症状如感冒般常见(发热、咽痛等),很容易被人们误诊。
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其传染性强,成人携带率竟高达90%-95%。对于那些免疫系统还在发育阶段的儿童来说,他们更容易受到感染。我们应当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近期,湖北一名年仅两岁的孩子在经历了因奶奶嚼碎花生喂食后,反复出现发烧症状,最终被确诊为EB病毒感染。此类事件中,患儿还可能出现持续高热、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症状,如遇到这些情况,家长必须及时寻求医疗救助。
除了这种直接的疾病传播风险,咀嚼喂食还会带来其他多方面的危害。首先是卫生问题,成人口腔中的细菌,如幽门螺杆菌,可能会通过咀嚼传播给孩子。唾液混合食物会改变其营养结构,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更重要的是,这种喂食方式剥夺了孩子自主进食的机会,可能对其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针对上述情况,医生们给出了明确的建议。他们提醒家长们避免咀嚼喂食,不要共用餐具或亲吻孩子的嘴巴。如果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咽峡炎或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需要及时排查EB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警惕花生等坚果可能给婴幼儿带来的风险。特别是1-3岁的儿童,他们可能因为食用整颗坚果而引发窒息危险。发霉的花生中含有强致癌物质,即使经过加工处理,其毒性依然存在。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处理孩子的食物。建议使用专用的辅食工具来处理食物,这样既能确保安全,又能避免疾病的传播。让我们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给他们一个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