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墩墩和雪容融的故事
冰墩墩和雪容融,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吉祥物,其诞生与设计的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创作故事。
冰墩墩的故事始于一颗晶莹剔透的心。在设计的最初阶段,广州美术学院团队选择了冰糖葫芦作为灵感来源,保留了其“冰壳”的创意。随着设计的深入,一个被冰晶外壳包裹的熊猫形象应运而生,融合了冰雪运动头盔和彩色光环。这一创意灵感来源于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展现了一种科技与冰雪的完美结合。
冰墩墩的名字寓意深刻。“冰”象征着纯洁与坚强,“墩墩”则代表着敦厚与健康,完美契合了熊猫的形象和奥林匹克精神。不仅如此,左手掌心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热情欢迎。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结合现代科技元素如航天员造型,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及面向未来的决心。“兔墩墩”“龙墩墩”等衍生系列更是延续了生肖文化,成为备受追捧的文创产品。
与冰墩墩相比,雪容融的设计灵感源自中国传统元素。它是由吉林艺术学院的学生姜宇帆基于灯笼原型创作而成,融入了中国红、如意纹、剪纸等传统文化元素。雪容融的面部雪块设计象征着“瑞雪兆丰年”,寓意着吉祥和丰收。名字中的“雪”代表冰雪运动,而“容融”则表达了包容与融合的冬残奥理念。灯笼的发光属性象征着点亮梦想、温暖世界的美好愿景。
两者从全球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历经十轮修改,最终“千里挑一”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冰墩墩侧重展现科技与运动的精神,而雪容融则聚焦传统与包容的文化内涵。它们共同诠释了“一起向未来”的主题,成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文化使者。两者的形象还被改编为儿童歌曲《墩墩和容融》,以滑雪场景为载体传递友爱和团结的主题,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感受到这份来自东方的温暖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