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能降低患糖尿病风险 减多少斤才有效
众所周知,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较高。肥胖常常引发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紧密相连,这意味着肥胖和糖尿病之间存在共同的病因。对于肥胖人群来说,减肥对于降低糖尿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减到多少体重才能真正起到降低患病风险的作用呢?是否需要减至标准体重才算成功?针对这些问题,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医师王燕教授在的“健康十万个为什么”答疑平台上给出了深入的解答。让我们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王燕教授表示,减重并不一定要减至标准体重才算有效。对于肥胖者来说,如果能减重5%-10%,就可以视为有效的减重。这种减重不仅有助于短期内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更是长期维护健康的必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体重下降后,仍需长期坚持继续减重,以逐年递减的趋势持续努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降低Ⅱ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据相关研究,通过饮食与运动两种方式的干预,我国肥胖者在持续六年的减重过程中,其糖尿病发病风险可以显著下降,最高下降幅度甚至可以达到58%。这一成果充分证明了减重对于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性。
除了能降低未患病者的患病风险,减肥对于已经患病的人也有巨大的帮助。王燕教授介绍,对于一些正在用药的糖尿病患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或某些药物来控制体重,可以逐渐减少用药量。对于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长期重视生活方式,包括减重等,可以明显减缓长期并发症的出现。
那么,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应该如何进行干预呢?王燕教授建议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饮食运动,一是药物。其中,饮食运动通常被称为生活方式干预。简单来说,就是少吃一点,多运动一点。在饮食方面,每天减少400-500卡路里的热量摄入。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要求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生活方式干预需要贯穿始终。在运动方面,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慢跑、快步走、游泳、跳健身操等。
肥胖糖友们在生活中贯彻这些原则,不仅有助于控制病情,更是迈向健康生活的关键一步。作为权威的健康资讯平台,将持续关注并传播更多有关健康的知识和资讯,为大众提供全面、实用的健康指导。内容合作请联系邮箱:[邮箱地址],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