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上海外滩金融峰会发言
马云在一次备受瞩目的演讲中,以独特的视角批判了传统金融体系,呼吁金融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痛陈当前金融监管过于注重风险控制,如同束缚着创新的“老年人俱乐部”巴塞尔协议的限制。他认为中国需要的是更加生机勃勃的金融生态系统,而非仅仅关注系统性风险。他言辞犀利地批评了银行的“当铺思维”,指出这种依赖抵押担保的模式无法满足未来三十年的需求。在他看来,这种守旧的思维模式扼杀了创新和机会。他力挺金融创新,坚信创新总是伴随着风险,但是“把风险控制为零才是最大的风险”。他呼吁监管者应当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而不是用旧有的方式去管理新的局面。他批评了那些用P2P乱象否定整个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行为,呼吁要为创新留出空间。他的演讲展示了全球化视野,提出中国金融不应该只是填补欧美市场的空白,而应与时俱进,关注发展中国家和年轻人的机会。然而这场演讲也引发了争议。部分观点认为他的言论对现行金融监管体系提出了公开质疑,与同期参会的财政和银行官员的观点形成了直接冲突。舆论对此产生了分歧,一些人赞扬他敢于直言,另一些人则认为他的逻辑存在混淆之处并且夸大自身的贡献而忽视了政策红利的重要性。这场演讲的影响深远而广泛。蚂蚁集团的上市计划因此被叫停,监管部门要求其整改业务模式。估值也从原先的3000亿美元锐减至780亿美元。金融科技行业也进入了强监管周期,“先享后付”等创新模式的风险逐渐暴露出来。央视也曾点名批评相关乱象。然而马云在2024年的蚂蚁集团活动中重申AI将重塑生产力等观点仍然受到关注。他早年的“新零售”“新制造”等预判也获得了市场的验证。这一事件被视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转折点展现了企业家言论与政策环境的复杂互动关系也引发了人们对于金融创新与监管平衡点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