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患上抑郁症的4种表现
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长时间的糖尿病治疗过程容易使糖友们在心理上产生变化,其中抑郁情绪尤为突出。据研究,糖尿病患者患抑郁症的几率较常人高出三倍。当糖尿病遇上抑郁,两者相互影响,导致血糖控制更加困难,特别是在春季,精神障碍容易发作,部分糖友甚至会萌生自杀的想法。这绝非夸大其词,而是需要引起广大糖友及其家人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
研究发现,抑郁症状可能增加女性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针对一项大规模调查研究的数据显示,存在抑郁症状的女性,患上2型糖尿病的危险较无症状者增加了22%。虽然这一数据仍需进一步核实,但其背后的逻辑是清晰的:抑郁症状确实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紧密联系。
那么,当糖尿病患者陷入抑郁时,会有哪些表现呢?
失眠、早醒等睡眠障碍是抑郁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很多抑郁患者在凌晨时分醒来,再难入眠,脑海中充斥着不愉快和绝望的想法。
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居高不下,除了日常因素如饮食、运动、药物等,也可能是情绪的影响。人的情绪受到大脑边缘系统的调节,而该系统同时也会影响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的功能。当处于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状态时,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导致血糖难以控制。
抑郁症患者还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学习工作能力下降等症状。这些认知功能的损害包括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等,需要引起警惕。
情绪低落、经常自责也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之一。特别是早晨情绪低落加重、傍晚减轻的情况,更需要引起糖友们的注意。
糖尿病与抑郁症是两种相互影响的疾病。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除了传统的“五驾马车”治疗方式外,心理防护同样重要。建议糖友们在进行血糖控制的不要害怕寻求心理科的咨询和治疗。而对于家有糖尿病患者的家人来说,更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毕竟,身心健康同样重要,让我们共同为糖友们的健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