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病因
风湿热,这一由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常常让人痛苦不堪。它如同一个不请自来的舞者,在人体内四处游走,带来多发性关节炎、心肌炎等痛苦,同时伴随着皮肤环形红斑和皮下结节的出现。更令人担忧的是,风湿热反复发作,可能会留下心脏瓣膜损伤,进一步导致风湿性心瓣膜疾病。
风湿性心瓣膜病,这一由反复风湿性心脏病引发的疾病,主要影响心瓣膜及其附属结构,如腱索和乳头肌。这些病变导致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完全,进而引发血流动力学障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慢性风湿性瓣膜病。二尖瓣是这一疾病最常影响的瓣膜,其次是主动脉瓣,两者同时出现则称为联合瓣膜病。
(二)发病机制
风湿热如同一个无声的杀手,悄无声息地侵袭心脏和四个瓣膜。二尖瓣病变尤为常见,尤其是二尖瓣狭窄。这可能与四个瓣膜承受的压力负荷不同有关。病理变化程度与风湿热的病程长短和反复发作次数密切相关。
想象一下,当孕妇遭遇二尖瓣狭窄时,她的心脏将面临怎样的挑战?肺水肿和心力衰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二尖瓣狭窄造成左心室机械性阻塞,血流只能通过异常的压差推动。正常的瓣膜面积为4~6cm2,当瓣口面积减小,左心房压力增加,跨瓣压差增大,血流湍急。怀孕期间,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分娩过程中的子宫收缩和胎盘分流进一步增加心脏负荷。分娩后,左心室压力升高,可能导致急性肺水肿。
单纯的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完全较为罕见,通常与狭窄并存。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完全也有类似的情况。妊娠期间,由于心率加快、舒张期缩短、血容量增加,血流动力学变化复杂,但主动脉瓣关闭不完全的耐受性相对较好。虽然轻度主动脉瓣狭窄能安全度过妊娠、分娩和产褥期,但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可能引发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突然死亡。
风湿热及其引发的心瓣膜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因素,对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产生深远影响。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并警惕这种疾病,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