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诊治分析大疱性鼓膜炎
大疱性鼓膜炎诊疗案例分析
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大疱性鼓膜炎的诊疗案例。希望这些实际案例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一、病例资料
我们接收了两位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5岁和42岁。这两位患者之前曾在其他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急性中耳炎,并接受了头孢氨萘、阿米卡星等药物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他们因持续耳痛、听力下降和耳部阻塞感转入我们医院。
二、症状与诊断
两位患者均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上述症状。其中一位患者还出现了耳流出血性液体的情况。经过耳科检查,我们发现两位患者的鼓膜充血、光锥消失,松弛部、紧张部有血泡,大小不等,呈紫红色或紫黑色。外耳道底部和壁略充血。音叉试验和电测听力检查均显示患者为传导性耳聋。乳突X线片检查结果正常。
三、治疗方案
我们为这两位患者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每天静脉滴注640万青霉素单位以防止细菌感染;使用聚肌胞注射液直接点击患耳,每次2小时,4-5滴/次;对于鼓膜上较大的血疱,我们用无菌细针头进行刺破,放出内部的血性液体(只刺破鼓膜上皮层)。我们还使用4%硼酸酒精擦拭外耳道,以清除外耳道分泌物。患者还需口服阿昔洛韦,每天200mg,共5次。
经过上述治疗,两位患者的症状逐渐减轻,4-6周后鼓膜解剖结构恢复正常。
四、病例讨论
大疱性鼓膜炎是一种由急性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如果治疗不当,很容易引发鼓膜穿孔,甚至留下后遗症。该病容易被误诊为急性中耳炎,但其病理变化和治疗方式与急性中耳炎有所不同。
大疱性鼓膜炎与流行性上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我们的这两个病例都是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的,单独使用抗生素并不能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正确的诊断方法是在出现相应症状时,结合血常规检查结果(淋巴细胞升高),考虑本病的可能性。与急性中耳炎相比,大疱性鼓膜炎的病变主要集中在鼓膜,而且一般不会出现血泡。在诊断时要仔细鉴别,避免误诊。
对于大疱性鼓膜炎的正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医生需要仔细鉴别,患者也需要及时就诊,以便得到正确的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希望这些案例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