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院内获得性肺炎应该如何预防
一级预防,也被称为病因预防,是预防疾病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虽然疾病尚未发生,但已经存在可能导致疾病的危险因素。例如,老年人的身体功能逐渐衰退,重要器官如肝、脑、肾等可能出现功能衰竭,再加上身体抵抗力较弱,精神受到刺激或抑郁等情况,都为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特别是那些患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更是感染源的存在。这种预防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促进健康和特殊保护。
(一)促进健康:在这个阶段,积极的治疗原发疾病至关重要。开展健康教育,注重合理营养,尤其是老年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衰退,应选择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与此医务人员及其家属应多与老年人沟通交流,给予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态度,共同抵御病原体的入侵。
(二)特殊保护:
①严格管理患者和病原体,控制环境污染。虽然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患者和病原体通常不具有明显的传染性,但某些疾病如支原体肺炎、耐药链球菌肺炎等在医院内可能爆发。对于特定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应进行相对隔离治疗。对于病原体入院人员、患者家属及潜伏期患者也应注意隔离,防止交叉感染。还应加强对疑似污染的水源和空调系统的监测,以避免感染的爆发。
②切断感染传播方式:疾病以空气和飞沫为主要传播方式,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临床工作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预防,如空气消毒、加强气道管理、认真执行手术规程、彻底洗手、适当处理患者分泌物等。有条件的单位应使用空气过滤和净化装置。
③保护易感患者:老年人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易感人群,应得到特殊保护。病房应定期通风消毒,患者应住在小病房,避免密切接触。各种手术操作应温和,并合理使用药物。饮食应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必要时,可使用免疫增强剂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二级预防主要关注的是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老年住院患者是医院肺炎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观察是否有疲劳、全身不适、厌食或轻度咳嗽等症状,一旦发现肺部感染迹象,应立即进行体检和实验室检查。一旦确诊为医院获得性肺炎,应及时进行抗生素治疗或其他相关治疗,如抗病毒或抗真菌药物等,以控制病情发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至于三级预防,也称作临床预防,主要是利用各种临床方法尽快恢复肺炎,减少疾病的不良后果。老年医院的获得性肺炎可能伴随一些并发症,积极治疗这些并发症至关重要。这些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等。针对这些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加强氧疗、呼吸机治疗、强心治疗、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补充血容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