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沟肠杆菌感染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阴沟肠杆菌的病原特性
阴沟肠杆菌,作为肠杆菌科的一员,具有革兰阴性菌的典型特征。其形态粗壮短小微小,宽约0.6~1.1μm,长约1.2~3.0μm。这些微小生物周身布满鞭毛,活力十足。它们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属于兼性厌氧菌,能够在普通培养基上繁衍,形成大而潮湿的粘液菌落。这些菌落的颜色随培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例如不溶于血琼脂和伊红-亚甲蓝琼脂呈现粉红色,而在MacConkey琼脂上则呈现为粉红色或红色。阴沟肠杆菌有三种抗原成分:O、H和K。其中,O抗原可以通过玻片凝集试验来检测,而H抗原则需要通过试管凝集试验来测定。阴沟肠杆菌还具有独特的抗原表,包括53个O抗原群、56个H抗原和79种血清型。这些特性使得阴沟肠杆菌在微生物领域独树一帜。
二、阴沟肠杆菌的发病机制
阴沟肠杆菌作为革兰阴性细菌,其致病作用主要依赖于内毒素。这类细菌对消毒剂和抗生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这也是它们成为医院感染主要来源的重要原因之一。阴沟肠杆菌的致病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宿主防御功能下降:局部防御屏障的损伤(如烧伤、创伤、手术等)以及免疫系统功能缺陷(如先天性免疫障碍或后天性免疫损伤)都为阴沟肠杆菌的入侵提供了机会。
2. 病原体入侵的途径增多:各种医疗操作如手术、留置导管、静脉穿刺等使得阴沟肠杆菌有了更多的入侵途径。
3. 抗生素的挑战:阴沟肠杆菌能够产生β-内酰胺酶,包括ESBIs和Amp C酶,这使得它们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带来了挑战。在我国浙江省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仅有部分抗生素对阴沟肠杆菌有较高的敏感性,而高产Amp C酶和产ESBLs菌株的比例也不容忽视。
4.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带来的问题:广谱抗生素能够抑制人体正常菌群,导致菌群失调,同时还会筛选出耐药的菌株,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很容易筛选出高产Amp C酶的阴沟肠杆菌,导致耐药菌的流行。
阴沟肠杆菌的病原特性和发病机制为我们理解这一微生物提供了深入的角度。在面对这一病原体时,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其带来的健康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