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军团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常规与生化检查
在儿童病例中,多数患者的血白细胞计数超过10×109/L,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现象常见。白细胞减少的患儿预后较差。除了白细胞变化,蛋白尿、镜下血尿以及肝功能异常、低钠血症等也是此病症的特征之一。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中度增速,而脑脊液检查通常呈阴性,仅在少数情况下压力升高,单核细胞数量升高至(25~100)×106/L。
二、特殊实验室检查
1. 病原菌检查
从分泌物、血液、痰、胸部积液等标本中培养病原体是一项困难的任务,阳性率不高。培养过程需要一周以上,难以快速做出诊断。若检查标本为痰,通过添加粘霉素、万古霉素等至培养基,并辅以酸化处理,可以提高阳性率。其中,气管吸引法的阳性率最高,阳性结果可确诊疾病。目前,BCYE培养基是主要使用的培养基。
2. 细菌及其抗原成分的检测
(1)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DFA):此法特异性高达94%,但敏感性大约在40%左右。在2小时内完成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
(2)基因探针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在基因水平上检测和识别军团细菌的方法受到广泛关注。探针方法相对快速,但对技术要求较高,目前仍存在争议。聚合酶链反应(PCR)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3)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放射免疫测定法(RIA):这两种方法用于检测尿中的嗜肺军团菌抗原物质,对早期诊断军团菌肺炎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特异性,应用广泛。
三、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感染后一周左右可检测到特异性IgM抗体,IgG抗体在大约两周内开始上升。血间接荧光法(IFA)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也可用于微量凝集试验(mAA)、对流免疫电泳试验(CIF)。血清抗体测定在军团菌诊断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抗体可能持续存在数月甚至三年,难以区分是过去感染还是现在感染;二是存在交叉抗体,如鹦鹉热衣原体、假单胞菌等也可与军团菌产生交叉反应。对于军团菌病的X线胸片表现,最初呈现斑片状、结节状浸润阴影,常表现为下叶肺泡实变或肺泡-间质混合性病变。病变最初是单侧局限性的,后来可能发展为双侧弥漫性肺炎。大约一半的患者可能出现胸腔积液。根据病情需要,还可能进行B超、心电图、脑电图等其他检查。
上述内容详细描述了军团菌病的一系列检查方法以及相关的病症特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并认识这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