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贫血,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对于它的症状与影响,很多人都能说出一些。但当我们试图深入探究,具体解释贫血是什么,哪些人容易得贫血时,却往往语塞。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贫血的世界,深入了解这一常见病症。
究竟什么是贫血?
贫血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指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标准。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贫血的血红蛋白标准也有所不同。当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低于120g/L,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L,甚至婴儿和儿童的血红蛋白含量低于相应年龄的正常值时,就可以判断为贫血。贫血的严重程度根据血红蛋白的减少量来划分,有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贫血之分。
贫血背后隐藏着多种原因和疾病。它可能源于缺铁性贫血、巨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也与一些慢性疾病有关,如感染、尿毒症、肝病等。甚至在某些内分泌疾病、遗传缺陷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贫血症状,例如海洋性贫血。
那么,贫血患者的症状和表现是什么呢?
当血红蛋白减少,血液携氧能力降低时,全身组织器官就会缺氧。贫血的症状是否严重,与贫血的程度和进展速度有关,但也与患者的年龄、其他心肺疾病以及心血管系统的补偿功能有关。有些贫血发展缓慢的患者,即使血红蛋白低至80g/L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一些急性溶血的情况,虽然贫血可能并不严重,但由于发展迅速,症状会非常明显。
常见的贫血表现包括疲劳、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皮肤苍白、肤色、眼睑结膜、唇粘膜和指甲床颜色较浅。还可能有心悸、短气、心率加快、运动不耐受、食欲不振、恶心、腹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踝关节水肿、低热、蛋白尿、闭经、性欲减退等。
作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贫血往往被人们忽视。其发病率极高,尤其是女性患者更为常见。贫血对患者的影响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不同类型的贫血,其影响也不尽相同,甚至有些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我们必须对贫血保持警惕,认真对待。
了解贫血的定义、原因、症状以及哪些人容易得贫血,对于我们预防和治疗这一常见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共同关注贫血,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