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的传染源、易感人群及预防措施

健康知识 2025-04-01 11:58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布氏杆菌病,一种由布氏杆菌引发的传染病,只需在阳光下暴露10至20分钟便可被消灭。在内蒙古、东北、西北等疫情高发地区,防治布氏杆菌病的工作尤为重要,应严格控制卫生条件,积极构筑防线。

了解传染源

病畜是布氏杆菌病的主要传染源,包括羊、牛和猪等。这些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流产物和乳汁中都含有大量细菌,对人类构成极大威胁。

传播路径

布氏杆菌病的传播路径多样:①通过皮肤黏膜接触感染:直接接触病畜的皮毛及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和分娩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加工皮毛和肉类等过程中,不注意防护,细菌便可通过微小皮肤伤口或结膜感染人体。也可以通过被病畜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间接感染。②通过消化道感染:食用被细菌污染的牛奶及其产品、肉类、内脏和水是主要感染方式。还有呼吸道传播的可能,细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被人吸入后感染。

易感人群

人类普遍易感布氏杆菌病。感染后,免疫力会逐渐增强,不同种类的布氏杆菌之间可以产生交叉免疫,再次感染的机会较少。牧区居民可以通过隐性感染获得免疫力。

疾病特征与预防

此病四季均可发生,春末初夏尤为常见,可能与羊羔的季节性活动有关。牧区的发病率高于农区,农区高于城市,职业与发病率密切相关,兽医、牧民、屠宰工人和皮毛加工工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对于预防布氏杆菌病,有以下建议:

管理感染源

定期检查牧区、乳厂和屠宰场的牲畜,及时隔离或屠宰病畜。对病畜流产物和死畜进行深埋处理,并用20%漂白粉或10%石灰乳对污染的环境进行消毒。病畜的乳及其制品必须煮沸消毒,皮毛消毒后还应放置3个月以上方可将运出疫区。病畜和健康畜应分群分区放牧,病畜用过的牧场需三个月自然净化后才可供健康牲畜使用。

切断传播渠道

加强畜产品卫生监督,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加强个人防护。

保护易感者

主要是预防接种。接触牛、羊、猪等牲畜的专业人员应接种疫苗。目前主要有19-ba菌苗及104m菌苗等,其中104m菌苗效果较好。免疫期为一年,因此每年需要重新接种。但多次接种可能导致高度皮肤过敏甚至病理变化。新型的特异性脂肪多糖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力和较轻的反应,而重组疫苗虽然产生了免疫反应,但尚未具备免疫保护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对于健康牲畜的保护,可选用牛19和猪2等菌苗进行预防注射。需要注意的是,预防接种可能导致孕妇流产,因此应在繁殖前进行。猪2菌苗可通过饮用水进行免疫,羊5菌苗可通过雾进行免疫,对小羊和小牛口服免疫效果良好。

以上就是关于布氏杆菌病的相关知识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对于乳场、牧场等高发病率行业,务必定期对牲畜进行健康检查,以消除疾病隐患。也祝愿患者们能尽快康复。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