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大学创始人,震旦大学创始人女儿
震旦大学:一所开创中国私立大学新纪元的学府
在1903年2月27日,马相伯于上海徐家汇创办了一所名为震旦学院的私立大学,这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学。震旦,这一名字源于梵文,寓意着中国,而在英语中,它也象征着黎明和曙光。
马相伯以教育为己任,将震旦学院比作旭日,肩负起以教育开启中国曙光的重任。1905年春,由于会的干涉,马相伯被迫带领爱国师生出走,并成立了复旦公学,也就是现今复旦大学的前身。
尽管与会存在矛盾,马相伯仍担任震旦大学的首任校长、董事长和终身校董,并始终是震旦的主要捐助人。他的坚定支持,展现了教育对于他来说的重要性。
震旦大学在民国时享有“东方巴黎大学”的美誉,是中国第一所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校。它拥有中国第一家博物馆震旦博物院,如今成为上海自然博物馆。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1947年,震旦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医学院、理工学院、法学院、文学院、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和两所附属中学的综合性大学,并附设两所高级护士学校。
在1952年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震旦大学被撤销。其医学院与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其余系科则分别并入复旦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知名学府。震旦附中和震旦女附中在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原址合并改为上海市向明中学。
如今,震旦大学原址已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校舍,位于重庆南路227号和280号。值得注意的是,这与今天的上海震旦职业学院并无任何关联。
震旦大学的历史是一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历程,也是一部展现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它的创立和发展,对于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了解这段历史,感受教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