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新疗法 乳癌病患出现曙光
中央研究院院士洪明奇领导的跨国研究团队再次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他们利用创新的C-VISA导向系统,将癌细胞凋亡基因精准送达肿瘤组织,这一创新手段为乳腺癌和癌患者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洪明奇院士今天向国科会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癌症干细胞因其强大的分化和增殖能力,被认为是癌症治疗的主要障碍。这些顽强的细胞仅需极少数就能启动肿瘤的生长,并且它们对化疗和放射治疗具有抵抗力,这往往导致治疗失败和癌症复发,令医学界倍感困扰。
研究团队通过C-VISA导向系统,成功将Claudin4和BikDD两种癌细胞凋亡基因输送到肿瘤组织,有效地消灭了癌细胞。其中,Claudin4针对乳腺癌细胞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而BikDD则用于治疗癌。
洪明奇指出,尽管经过化疗和放疗,许多癌症仍然会复发,这是因为癌症干细胞的分化能力过于强大。研究团队采取的是基因治疗模式,旨在让癌症干细胞自然凋亡,从而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他们研发的Claudin4和BikDD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以BikDD为例,Bik是人体内固有的凋亡基因,研究团队通过技术突变,将其转化为活化的癌细胞凋亡基因BikDD,其活性更强,对癌细胞的杀灭效果更佳。
在动物实验中,患有癌的三组老鼠接受了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显示,未接受任何治疗的老鼠在35天后全部死亡,而注射另一种药物的老鼠在50天后也全部死亡。注射C-VISA-BikDD的实验组在56天后仍有超过60%的老鼠存活。这一结果证明了新疗法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并引发癌细胞死亡,提高老鼠的存活率,是目前最有效的导向性治疗系统。
洪明奇透露,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已经批准将这一标靶治疗应用于恶性癌患者的第一期临床试验。而合并两种癌细胞凋亡基因的VISA-Claudin4-BikDD,能增强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已经进入第二期临床试验,有望为乳腺癌患者提供重要的治疗武器。
这一研究成果为癌症患者带来了希望,标志着医学界在癌症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试验的推进,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一新疗法将为更多癌症患者带来生机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