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手机“伤脑”还“增肥”?专家支招免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如今的社会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尤其离不开手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揭示,我国网民每周平均上网时长已飙升至28.5个小时,其中手机成为了最主要的上网渠道,占比高达99.7%。过度依赖手机可能带来的大脑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对此,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中心的权威专家骆纯主任为我们带来了深入的解读。
骆纯主任首先介绍了大脑的正常运作机制。脑电图中的δ、θ、α和β波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我们睁开眼睛、听到声音或进行思考时,β波就会活跃起来。而在高度兴奋的状态下,甚至会超出30赫兹,出现γ节律。这些节律的规律性出现,是大脑正常调幅调律的表现。
骆纯主任指出,过度使用手机可能导致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兴奋状态,使得β节律甚至γ节律长时间发放,从而导致调幅调律失调,进而可能引发功能性脑病。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也容易造成视觉疲劳,使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进而可能诱发偏头痛。
更令人担忧的是,长期沉迷于手机还可能引发肥胖风险。据骆纯主任介绍,每天使用手机超过5个小时的人群,肥胖风险会增加四成。长时间的手机使用还可能导致人们养成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缺乏运动、偏好垃圾食品等,从而增加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罹患风险。
夜间使用手机也是一大健康隐患。骆纯主任解释说,移动设备发出的蓝光会刺激眼球后的光敏蛋白,影响人们正常的作息。这种蓝光会影响人体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是在晚上增加并促进睡眠的重要激素。睡前玩手机可能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那么,如何避免过度依赖手机呢?骆纯主任建议我们尝试放下手机,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比如,多陪伴家人朋友、外出旅行、参观展览或欣赏音乐剧等。保持运动习惯也是防止沉迷手机的有效途径。运动不仅能让我们远离手机的诱惑,还能提升身心健康。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也应该警惕过度依赖手机可能带来的健康隐患。只有合理使用手机,才能让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