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答用药误区:发热,就用抗菌素吗?
在熙熙攘攘的发热门诊,医生和患者之间经常上演这样的对话。一位患者急切地说:“医生,我发烧了,给我输点液吧,这样能快点好。”医生则耐心地回应:“别急,我先给您做个简单的查体,再为您验个血常规,这样才能更准确地了解您的病情。”这样的对话常常遭到患者的误解和担忧:“不要抽血了,我发烧肯定是发炎了,给我用点消炎药和感冒药就行。到大医院怎么总是查这查那的。”
针对这一现象,北大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马丽和赵靖医生提醒广大患者,并非所有的发热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不仅不能治病,还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副作用。
在医学领域,任何疾病只要其产生的炎症介质刺激到体内的内生致热原,均会导致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生反应,从而引起发热。对于发热症状,查明原因至关重要。常见的发热原因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我们通常所说的消炎药主要是指对细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药物,仅在确认有细菌感染的发热患者中使用。对于其他如病毒性感冒等,则无需使用。
抗生素的使用并非毫无风险。曾经有这样一位患者,因持续发热20天而在当地诊所多次使用多种抗生素,包括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等,但病情并未好转,反而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最终在某医院诊断为药物热和药疹,在停用抗生素后病情才逐渐好转。这个案例警示我们,抗生素的副作用不容忽视,必须严格按照应用指南合理使用。
在使用抗生素时,务必在有明确的细菌感染指征的情况下进行。应选择有效的窄谱抗生素,避免盲目使用或替换药物。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不仅可能无法治愈疾病,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如药物热、药疹等。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用药,共同维护健康的医疗环境。
对于发热症状,患者应保持冷静,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科学的诊断和治疗。在抗生素的使用上,要理性看待其疗效和副作用,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确保安全有效地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