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彩色图鉴 有图有真相
中药彩色图鉴:图解真相,避免误用
在浩瀚的中药世界中,有许多外观相似的中药材,它们名字相似却截然不同,如同“川木通”、“木通”与“关木通”,或是“栝楼根”与“栝楼仁”,它们虽然名字相近,但却代表了不同的植物部位和特性。为了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和使用中药材,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特别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中药彩色图鉴”。
这本充满色彩的图鉴,不仅收录了中药房常见的药材和干燥、切片后的饮片,还展示了原药材和原植物的形态,甚至包括动物的形态。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了传统中药的智慧和现代人的需求。
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主委黄林煌指出,“龙胆泄肝汤”中常用的“川木通”就经常与“木通”和“关木通”混淆。他强调,这些看似相似的药材,实际上在科属和药效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弘光科技大学护理系助理教授何玉铃也提到,川木通、木通和关木通之间的差异非常大,误用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中药材中有许多同药异名者,也有一些异药同名的情况,这更加剧了识别难度。例如,“何首乌”与“黄药子”,两者虽然名字相似,但后者却可能引起神经中毒。中国医药大学中国药学研究所教授张永勋强调,误用这类药材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这些药材的特点,张永勋和何玉铃将多年的研究数据整合,花费近两年的时间,走访中国大陆和台湾的药材集散地、栽培基地,并与专家、进出口商合作,最终完成了这本国内第一本中药彩色图鉴。该图鉴共收录250种品项,为民众及中药从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直观、易懂的中药学习平台。它如同一本“有图有真相”的指南,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中药材的真实面貌,避免误用。无论是中医药爱好者,还是中药从业人员,都可以从中获益匪浅。这本中药彩色图鉴,是中药文化传承的一大里程碑,也是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为广大民众献上的一份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