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饮食实操指南,赶快学起来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版)》,旨在通过结合现代营养学和传统食养的中西医优势,将食药物质融入日常饮食中,以辅助预防和改善糖尿病。糖尿病与日常饮食息息相关,那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何吃才能既保证营养又控制病情呢?以下为您解读糖尿病患者饮食的注意事项。
许多糖尿病患者存在误区,认为某些食物是禁忌,然而实际上这些食品是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主食的重要性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主食是能量的主要来源,而非敌人。没有主食,能量供应将出现缺口,可能导致蛋白质被浪费,影响营养吸收。正确选择主食对血糖控制至关重要。推荐糖尿病患者选择全谷物和杂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主食,如燕麦、荞麦、红豆等。这些食物消化速度和升糖速度较慢,有助于稳定血糖。
二、充足的水分摄入
一些糖尿病患者会刻意减少饮水,认为多饮会导致多尿。实际上,这是误解。糖尿病的多饮是由于血糖浓度过高,身体为了排除糖分而增加尿量。身体处于缺水状态时的血糖可能会大幅升高,形成恶性循环。糖尿病患者应养成定时、定量饮水的好习惯,每日饮水量至少1500毫升,以白开水为佳。
三、适量摄入水果
水果富含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对身体健康有益。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只要血糖控制在平稳状态,可以选择适量食用一些低糖水果,如西瓜、草莓、樱桃等。选择水果时,要注意其糖分含量,并控制好摄入量。一般建议每天水果摄入量在150-200克之间,放在两餐之间食用。
四、饮食原则
除了上述具体食物选择外,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规律饮食:糖尿病患者应定时定量进餐,每天至少吃三餐,两餐之间的间隔应为4-5个小时。
2. 控制总量与选择食物:根据身高、体重、年龄、性别、工作强度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合理搭配食物,确保营养均衡。
3. 少油少盐: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盐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4.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
《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版)》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饮食调整,合理搭配食物,确保营养均衡,以辅助控制血糖。在遵循医嘱的还应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饮食方案。文/于康(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应急总医院(原煤炭总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韩也给出了宝贵的建议,希望能为糖尿病患者带来帮助。针对胰岛素注射患者及易出现低血糖风险的患者,科学合理的饮食调整至关重要。其中,餐间加餐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建议患者在三餐之间增加2-3次的小餐,可从正餐中取出部分食物作为加餐,这样既保证了营养摄入,又有助于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进餐时请保持细嚼慢咽的习惯,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早餐的最佳进食时间窗口为早晨6点至8点,因为此时段升糖激素开始活跃,对血糖的影响较大。若晚上睡前感到饥饿,可安排定时小吃,以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在选择食物时,应避免随意加餐,而应基于总量控制的原则,优先选择低糖蔬菜如黄瓜和西红柿。若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内,可适量摄入新鲜应季水果,避免榨汁,以保留其纤维素含量。
关于水果的摄入量,建议每天控制在100-200g,约为普通人水果摄入量的一半。患者可以选择适量摄入坚果,如核桃、杏仁等,每天约30-50g,并计算好总能量,相应减少正餐中的油脂摄入。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当实现食物多样化,避免偏食某一种食物。为了实现营养均衡,应广泛摄入各类食物,包括谷类、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豆类、奶类和油脂。每日食谱可细化如下:一袋牛奶、200-250g的碳水化合物、每天三个单位的优质蛋白、500g的蔬菜以及每天摄入的瘦肉约为50克。建议多摄入鸡蛋、牛奶、豆制品等,并每周进食2-3次海鱼,这些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
研究发现,蛋白质的摄取对于控制血糖至关重要。患者可以选择苹果、梨、橘子等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并少吃香蕉、大枣等含糖量较高的水果。黑色食物如乌鸡、香菇和黑芝麻也是很好的选择。这些食物不仅营养丰富,还有助于调节血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硒元素对于调节糖代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富含硒的食物也是患者们的理想之选。
在选食碳水化合物时,患者应当选择复合型碳水化合物,并每餐主食不超过100克。这样的饮食调整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还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和能量。遵循这些建议,患者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饮食,降低低血糖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