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 早期防治效果好
糖尿病并发症中的糖尿病肾病,是一个令患者及医疗界深感棘手的问题。这种并发症在糖尿病的演进中尤为严重,早期可能并无明显症状,仅在化验小便时才会发现少量蛋白,这就是所谓的早期糖尿病肾病。一旦忽视,它可能迅速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即尿毒症。令人遗憾的是,一旦发展到临床糖尿病肾病阶段,治疗的难度会大大增加,即便经过积极治疗,病情仍可能无法好转。
有一位患者,因全身浮肿被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在就诊时才发现已患有糖尿病,且已发展到临床糖尿病肾病阶段。尽管经过多方治疗,其肾功能依然无法恢复。这个案例深刻地揭示了早期发现和治疗的至关重要性。
那么,为何糖尿病患者会并发肾病呢?这其中既有遗传因素的作用,也与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密切相关。高血糖会导致肾脏的多种病理变化,最终引发肾病。抽烟、高血脂和高血压等因素也会加重糖尿病肾病的病情。
由于早期糖尿病肾病并无明显症状,因此只能通过化验小便来尽早发现。这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却需要患者与医生的密切配合。患者需坚持定期化验小便,一般每隔半年至一年化验一次,连续化验三次以上。留尿的方法有两种:留24小时尿或夜间尿。
如果病人能够自己测量总尿量并记录,那么只需送一小瓶尿到医院化验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记录尿量要准确,送尿的小瓶子也要干净。将全部尿液搅匀后,再装一部分到医院化验,这样才能准确发现早期的糖尿病肾病,从而进行早期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蛋白尿,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可能导致尿中蛋白含量增加,如尿道细菌感染、剧烈运动等。在发现蛋白尿时,患者不必过于紧张,这些因素在去除后蛋白尿可能会消失。女性在月经期间不宜化验小便,以免尿液被污染。
那么,糖尿病肾病可以预防和治疗吗?答案是肯定的。预防是最好的治疗,早期进行预防和控制是关键。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除了注意上述治疗外,还可以应用一些药物来减少尿中蛋白的含量。一旦发展到临床糖尿病肾病阶段,治疗的难度会大大增加。保护肾功能、防止发展为肾功能衰竭是此时的重要任务。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坚持长期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的范围,并定期检查小便,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并及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只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该坚持长期控制血糖、定期检查小便、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并重视预防和治疗的其他方面如、控制高血脂和高血压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提高生活质量。
(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