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敏豪委员:让体医融合在全民健身中发挥作用
巴黎奥运会备战周期已拉开帷幕,将于2024年与全世界共同瞩目。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全国政协委员谢敏豪作为一位深具影响力的声音,为我们揭示了备战过程中的一些重要议题。
谢敏豪近期参与了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巴黎奥运会督导工作,他将目光聚焦在集体球类项目上。他意外地发现,这些运动员的最大诉求并非竞技荣誉,而是渴望继续深造的机会。这一发现让他深感震撼,并迅速将其纳入今年的提案之中。
经过调研,谢敏豪发现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冠军班自设立近二十年来,女子排球运动员之外,尚无其他集体球类项目的运动员参与。他提议调整研究生冠军班的入学条件,以加速培养集体球类项目的复合型高端竞技体育人才。他认为这不仅有助于快速提升集体球类项目的竞技水平,还能补齐我国竞技体育的短板,进一步推动集体球类项目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普及。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谢敏豪的最大收获在于为体育强国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一直围绕运动与健康、体医融合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先后提交了四份提案,并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积极响应。
回顾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作为冬奥保障服务团队的一员,谢敏豪倍感自豪。谷爱凌、苏翊鸣、高亭宇等金牌获得者的背后,有着他们的营养师和康复师的身影。而在这背后,还有谢敏豪及其团队的努力付出。作为“科技冬奥”专项的项目负责人,他们为冬季项目运动员提供了科学营养智能系统和伤病防控体系的支持。
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健身活动。谢敏豪认为,要充分利用北京冬奥会的遗产,使全民健身成为一种风尚。他欣喜地看到,全国各地方都在积极响应这一号召,通过各种方式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和推广。
随着全民健身的持续推进和冰雪运动的普及加速,运动损伤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谢敏豪早在几年前就积极呼吁应对这一问题。他估计,随着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至少会有数十万人可能出现运动损伤。为此,他提议在室内外体育场馆和训练基地设置医疗设施,提供专业的运动损伤现场救治。在运动员的训练基地设立医疗工作站,为运动员提供及时的医疗保障。
展望未来,随着冰雪项目的持续发展和普及,建立冰雪项目运动伤害防护与救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谢敏豪表示,新一届任期他将持续关注这一问题,让体医融合在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他的声音和行动将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事业中来,共同为体育强国贡献力量。(本报记者 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