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脾经最旺,如何养脾-
在早晨的9点至11点,脾经最为旺盛。脾,与肌肉和四肢紧密相连,其运化功能与肌肉、四肢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当一个人脾气充盈时,他的肌肉会发达,四肢健壮有力,肌肤充满弹性。他的面容表情丰富而有活力,肤色红润透亮,气血畅通。这种状态被民间称为脸上长有“爱人肉”。
在上午的巳时,脾经当道,是塑造健康身体的最佳时机。神经活性提高,痛感减轻,心脏全速工作,精力充沛,最适合进行运动锻炼。这也正是许多学校安排课间操的时间。但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因为长时间的久坐、久行、久立、久卧都会对身体造成损伤。要懂得平衡,任何事情过度都会适得其反,这也是东西方养生文化的根本区别。
东方的养生方法,从狭义上包括导引、调气、咽津、房中、按跷等多种方法。而从广义上则涵盖了饮食、中医学、针灸以及生活中的多种养生方法。它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强调一种内在的宁静超然的自足的个人身心体验与实践之中。追求的是精神旺盛、神气充足、身心和畅,这正是老子所说的“自胜者强”。
与之相比,西方的体育运动更倾向于表现自我,追求肌腱和力量的展示,以及高难度动作的完美。这是一种外在的美。而东方的养生文化则更注重内在的体验和实践。这种养生方法既包含运动也包含静止。与西方基于逻辑思维的动静观不同,东方人的动静观建立在辩证思维之上,动与静是相对的。
西方的体育强身方法往往激烈、紧张、大运动量,对人体可能有害。近年来科学研究显示,剧烈运动会使人体产生大量活性氧,这是一种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并加速人体老化的物质。许多运动员虽然外表健壮,但实际上可能存在严重的健康问题。例如,女运动员中月经紊乱的情况相当普遍,男运动员中也有不少人的生育能力受到影响。这是因为活性氧会破坏精子和卵子。很多运动员在25岁之后不得不退役,即使如此,一些严重的损伤仍然无法完全恢复。
相比之下,东方的养生方法更加平和、冷静、小运动量。它注重温和、舒缓的运动,有助于消除活性氧的毒性。著名的医学家华佗曾说:“人体需要运动,但不应过度劳累。”这种养生观念与现代医学研究相吻合,平和的运动有助于增加脑内啡的分泌,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事实上,东方的养生文化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我们应该珍惜并发扬它,注入新的科学元素,排除封建迷信的干扰,让它焕发无限的生命与健康。
脾主要负责消化和排泄。在辰时,胃吸收五谷;而在巳时,脾则将五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并输送到全身。脾气充足的人能够品尝五谷的美味,呼出的气息也无异味。长期吃清淡食物的人,不仅口气清香,而且全身会散发出淡淡的体香。相反,脾气虚的人饮食无味,呼出的气息有异味,甚至恶臭。
脾还负责调节体内水液平衡。脾气充足的人身材丰满而有弹性,肤色红润而有活力。这种胖是健康的“富贵之美”,不应因追求苗条而随意减肥。如果脾气不足,水液在体内滞留导致水肿,人就会虚胖、脸部臃肿。这时需要进行调理以帮助脾阳恢复,水肿会逐渐消失,面部轮廓清晰,肤色红润,恢复苗条的“富贵之美”的身材。
在面部五官中嘴唇最能反映脾的状况。脾气充足的人嘴唇丰满圆润;脾的功能好则嘴唇红润。否则可能出现唇白、唇暗或唇紫的状况。《灵兰密典论》中把脾胃合称为“仓廪之官”,意味着它们是身体的重要后勤部门。《黄帝内经》则更进一步将脾描述为“谏议之官”,意味着脾能够察觉身体的问题并努力改善。脾位于身体中央,主要服务于心脑。重塑文本如下:
在满清时期,御史官如同帝王的耳目,为皇帝与宰相提供情报,涉及各个领域。其中,女子月经的话题,便是他们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每月如期而至的月经,象征着女性的生机与活力。当月经不规律,或是迟迟不来时,医生常常会询问一个症状:是否流过鼻血?这在中医中被称为“经血倒流”。
在中医理论中,脾具有统血的功能。当脾的功能减弱,它就不能有效地统领血液,导致血液不按正常的路径流动,从而出现经血倒流的状况。这个过程,恰如满清时期的御史官,原本应该清晰明了地向上汇报情况(知周),提出合理的建议(谏议),但当脾的功能受损时,它就失去了这种能力。
可见,脾在人体内的角色虽小如微末,责任却十分重大。它既要关注细节,又要兼顾大局。这种角色的定位,使得脾在面临各种情况时总是要深思熟虑。脾在志为思,意味着它负责全面考虑,兼顾四周。
当人的思想负担过重,过度忧虑时,就会给脾带来压力。这种压力可能导致各种与意识压力有关的疾病。研究显示,这类疾病占据了医院就诊疾病的七成以上。国家每年为了应对这些疾病所投入的资金高达数千亿元。伦敦大学的一项长达二十年的研究更是明确指出,对压力的消极反应是导致癌症和心脏病的最危险因素,其危害甚至超过吸烟和食用高胆固醇食物。
当面对压力时,除了通过自我调节情绪来减轻负担外,我们还应该关注脾的健康。在上午阳气上升的时段,拍打脾经,尤其是在重点穴位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不仅能缓解压力,还能促进身体的健康。正如那句古语所说,“思虑伤脾还不悔,最终消得人憔悴”,我们应该学会关爱自己,保持身心的平衡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