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自己的焦虑共存才是真正的成熟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容易感受到焦虑,尤其是当我们看到身边的人都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取得各种成就时。这种对比之下,越努力反而越容易感到焦虑,仿佛自己永远赶不上他人的步伐。但这一切真的只是我们的担忧吗?或许其中还包含了更多的东西。
每个人都渴望成长和进步,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自己的内心。焦虑,其实是内心变得更强大的标志,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无法避免的经历。真正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需要我们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足,面对现实并勇敢地迈出步伐。
当我们身处这个时代,身边充斥着各种信息和渠道,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了解着他人生活的丰富多彩。那些新近晋升的同事、充满活力的大学同窗,甚至曾经不如我们的儿时伙伴,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展示着他们的成功。这种对比之下,我们很容易感受到落差感,但这也是人类“向上看”的本能驱使的结果。这种渴望、渴望进步的本能,既是我们的福泽,也是我们焦虑的源头。
在面对这种焦虑时,我们需要正视自己的内心。每个人的行为和感受之间都有着微妙的关联。当我们了解到自己的焦虑并非源于他人的优秀,而是源于对自己的不满足和对未来的渴望时,我们就能更坦然地面对这种情绪。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接受自己的孤独和为自己负责,因为这是改变和成长的开始。
当我们真正正视自己的内心时,我们会发现努力并不总是带来成功和满足。第一种努力,是源于我们内心的积极体验,是主观能动性的释放。当我们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时,我们会越努力越自信。因为每一天的努力都让我们离梦想更近一步,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底气。
有些人却会陷入另一种努力的误区。他们可能过于关注他人的成就,而忽视了自身的需求和价值。这种努力往往让他们感到焦虑和压力,因为他们过于关注外界的评价和比较,而忽视了自我成长的过程。我们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认知,真正认识到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立而独特的。在创造力释放的基础上,每个人都有机会挖掘自己的宝藏和机遇。
当我们感到焦虑时,不要害怕或逃避。我们要学会正视自己的内心,接受自己的不足和渴望进步的心。我们要学会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和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焦虑只是我们成长路上的一个小插曲,是我们变得更强大的必经之路。当一个人陷入次级情绪的感受阶段时,他们常常无法深入挖掘自己内心的无力和渴望。在这种状态下,他们难以直面真实的自我,更难真心接纳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他们游走在不同程度的躲藏、压抑、嫉妒与疏离之间,渴望超越他人,试图将别人的痛苦反弹回去。他们的努力往往源于想要摆脱消极体验,是在恐惧驱使下的反抗,而非真正的成长。这种状态下的努力,越努力反而越焦虑,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判断力和投入度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他们无法真正接纳孤独的自我,无法摆脱通过比较来获得自我价值感,容易被外界的噪音干扰,难以静下心来了解自己、发展自己。
深刻认识到面对和接纳自己的真实感受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努力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即使在健康的情绪认知下,越努力越自信的人也不一定就能获得成功。因为除了内在心态,我们的生活和境遇还会受到许多不可控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对不同挑战作出选择,舍弃某些挑战,回归自己必要的舒适区域,很多时候也是更为健康、更加理性的选择。
那么,哪些挑战需要争取,哪些挑战又该被放弃呢?做出心甘情愿的取舍决断并不容易。当舍弃某些挑战时,由于情绪认知的差异,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局。
第一种情况是,一个人能够超越次级情绪,达到对初级情绪的认知与接纳。在避开某些挑战之后,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平和与宽容。他们不会嫉妒他人的成功,也不会嘲笑他人的失败。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经历过专心努力却依然无法抵达的失落,并在过程中收获了宝贵的人生智慧。他们明白人的境遇受到太多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只能尽力而为,不可强求。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才能获得内心的平和,懂得珍惜,脚踏实地,并温和面对他人的起伏,不带有敌意,也不显露出嫉妒。
第二种情况则是,那些无法超越次级情绪、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去认知和接纳初级情绪的人,往往无法摆脱“他人的成功”导致自己痛苦的认知。他们在放弃任何挑战时,都无法做到温和坦然、心甘情愿。因为他们从未完全专注于自身的发展,曾经也无法“战胜”理应“战胜”的人,心中充满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不满。这种状态下的放弃挑战,难免让他们充满敌意地面对生活,并经常体验到激烈的消极情绪。他们可能会忍不住审判和讽刺那些尚未成功的人,盲目崇拜和追随已经成功的人(而且成功的定义往往过于狭隘)。
咨询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青年还是中老年,拥有年轻心态的人相信人生拥有无限的变化和成长的可能,并且相信成功和成长有多种定义。这种思维模式被称为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和道路上努力着,这个过程也不断让他们的人生获得本质的进步和发展。
在努力之前,问问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努力。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什么是你能够控制的?担心甚至控制那些不可控的要素会让你感到疲惫和焦虑。这些宝贵的精力和时间,如果能集中于控制你可控的要素,不仅焦虑感受会得到宽限,你的努力价值也会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