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医院药剂科主任:精准指导患者合理安全用药 当好用药“把关
北京5月11日电,记者崔元苑报道,如今药师和药剂科已经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不再仅仅是传统的药品供应保障职能,更多地参与到患者的整体药物治疗中。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药剂科主任祝德秋教授在一次访谈中详细阐述了药师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重要角色。他表示,药师不仅是药物治疗的把关人,更是处方审核的第一责任人,是医生的得力助手,同时也是患者合理用药的把关人、监督人和宣教员。
除了大家熟知的药房发药窗口,祝德秋主任向我们介绍了药剂科的更多职能。其中包括药品调剂、静脉用药的配置、药库的药品供应采购、院内自制药品制剂室等。除此之外,还有一支活跃在临床一线的临床药师团队。他们与医生紧密合作,参与查房会诊、给药方案的设计,对重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为出院患者提供用药教育,监测不良反应,并在药学门诊为患者提供专业的用药指导。
在调剂发药窗口,药师不仅要配发药品,还要向患者详细交代用药事项,如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等。而在药学门诊,药师会为患者提供精准的用药指导,帮助他们避免重复用药、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时间,并告知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师还会建立患者的用药档案,掌握其用药情况,进行后续的控制随访。
祝德秋主任强调,在选择药品时,药师会综合考虑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以及适应性,为患者选择质优价廉、疗效好、服用方便的药品。他们不仅为医生提供用药的参考意见,还在药品政策、医保政策等方面为医生提供信息支持,协助医生做出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合理选药是药物治疗的核心。祝德秋主任表示,药师在协助医生选药时,会充分考虑诊断与用药的相符性,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他们还会评估药品的经济性,考虑患者的住院天数、整体疗效和花费等指标。在剂型选择方面,药师会考虑患者依从性的问题,选择患者最容易接受、使用最方便的剂型。
随着全国集采政策的执行,质优价廉的药品越来越多。祝德秋主任表示,在换药过程中,药师会充分评估换药可能引起的风险,不能一刀切。对于特殊药品,如治疗窗较窄的药品,更不能轻易换药。他们会协助医生做好相关的风险评估,确保患者在换药过程中不会因政策变化而受到影响。
药师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药物治疗的专家,更是患者健康的守护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药师会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医生提供有力的支持,确保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地用药。随着全国集采政策的推进,药师将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换药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祝德秋详细介绍了药品集采制度落地后医院的药品遴选策略。他提到,大多数医院采取了“一品”的方式,既保留了原研药,又引进了集采中选的药物,这样的做法既满足了慢病和大病患者的需求,又真正让利于民,使患者受益。
疫情期间,为减少交叉感染,对明确慢病患者推出了长处方政策。祝德秋表示,虽然这一政策方便了慢病患者,但并非所有疾病都适用,且需要详细的用药指导。药房或药剂科人员需向患者详细交代药品的服用、保管、冷藏等方法,确保药品不会因为保管不当而失效。
在疫情期间,许多患者选择居家治疗。祝德秋强调,这需要患者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药师也需要反复宣教,指导患者认识药品的各个方面,正确服用方法,以及检查药品的技巧。对于常见的居家用药误区,他也特别提醒注意。
祝德秋提倡利用“互联网+药学服务”助力患者居家合理用药。许多医院已经充分利用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设置提醒,指导患者如何用药。还有医院通过咨询热线和公众号,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和发布科普文章,这些都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服务的方式。
他进一步指出,互联网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便捷的工具和平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详细的用药指导。通过在线咨询、热线电话等方式,药师可以更加便捷地指导患者居家用药,确保患者的疾病治疗不受疫情影响。
祝德秋的观点体现了药品服务的双重关注:一方面关注药品的选择和引进,确保患者用药的需求;另一方面关注患者的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确保患者能够正确、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他还强调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药学服务的重要性,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