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镇及村委会的回应
导墅镇的镇对近期发生的事件表达了关注。镇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会立即展开调查,核实事件的详细经过。他们强调,如果发现有任何违规行为,将坚决依法处理,维护公平正义。对于村民是否在道路上收费的行为,镇里并未直接回应其合法性,而是表示需要深入调查,包括“是否存在个人恩怨”等细节。
在村民方面,他们针对新修道路的解释是,这是村民自发筹集资金建设的(每户按人头出资,村委会也补贴了一部分费用),目的是为了应对重型货车可能压坏路面带来的风险。关于向过往车辆收取费用的传闻,村民表示这是误解。他们声称,在协商后实际只收取了1500元,其中500元作为道路维修基金由专人管理,剩余的1000元最终退还给了货主。
二、事件的处理结果
关于费用的争议,村民强调他们收取的费用并非所谓的“过路费”,而是对可能造成的道路损坏的补偿。他们表示,收取的金额已经用于制作警示牌和道路的日常维护。对于涉事的司机和货主,货主胡先生证实,他并未被要求支付5000元的高额费用,实际支付1500元后车辆得以通行,但未能获得正式票据。
三、相似事件的对比
江西婺源西冲村曾发生一起村民询问写生车辆所属基地的纠纷事件,官方通报中指出这起事件是由于沟通不当引发的误会,并明确表示“未收取任何费用”。这两起事件都反映了村民自治和公共道路管理权责界限的问题。官方在处理这两起事件时,都采取了调查和整改的态度。
四、法律争议的核心
目前,关于村民是否有权对村内自建道路设置通行限制并收费,尚无明确的法律依据。在类似事件中,公安机关通常倾向于调解,并未直接认定村民行为的性质。
官方目前倾向于通过调查协调解决此事,而村民与司机各方的说法存在分歧。此事的矛盾核心主要集中在村道管理权与公共通行权的界定上。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和官方的深入调查,相信会有一个公正合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