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欲亢进要警惕吃得多饿得快 或是胃热
有些人的胃口似乎总是无法被满足,他们吃得多却很快便感到饥饿。这种情况在中医中被称为“胃热”。所谓“胃热则消谷,消谷故善饥”,正是对这种现象的生动描述。在《灵枢脉气》中也有记载:“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这种胃热,也被称为胃火,其产生原因众多。
邪热犯胃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嗜酒、贪食辛辣、过度食用肥甘厚味,也可能导致胃火旺盛。淤血、痰湿、积食等在局部凝结,使胃气不畅、血流受阻,同样会引发胃热。如果肝胆有火,肝气不舒畅,也可能侵犯胃部,引起胃热。
胃热不仅意味着消化食物的速度加快,还会耗损津液。患者常表现出多种症状,如胃胀、胃脘灼痛、感觉酸气上涌、口渴口臭,或者特别喜欢喝冷饮、食欲旺盛却容易饿等。还可能伴随牙龈肿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脉快等症状。其中,“消谷善饥”只是胃热时的一种表现,健康人群也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只有当其伴随其他症状时,才能认为是病理性的。
如果伴有口渴多饮、多尿以及身体逐渐消瘦等症状时,这可能是由于胃火过旺、腐熟太过所致,这种情况在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需要注意的是,消谷善饥与西医所说的高代谢并不完全相同。高代谢是指人体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过多,导致机体代谢加快,出现食欲亢进。但如果摄入的食物仍然不能满足体内的消耗,便可能表现出多食易饥、怕热喜凉、多汗、疲乏无力、皮肤温暖潮湿、体重下降等症状,如甲状腺功能亢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遇到这样的人群。他们总是充满活力,食欲旺盛,但也可能因为身体的特殊状况而面临健康风险。对于这种情况,不仅要从中医的角度进行调理,也要注意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和治疗手段,确保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