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为何对甜味更敏感?
研究表明,相较于其他地区的后裔,欧洲人的后代对甜味有着更为敏锐的感知。
由美国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市国立耳聋与其他交流障碍研究所的Alexey Fushan领导的研究团队,对144名来自不同种族的志愿者进行了调查。这些志愿者被要求对从0%到4%浓度的9种糖溶液进行甜度排序。研究结果显示,志愿者的蔗糖敏感性与一种名为TAS1R3的基因之间存在强烈的关联,该基因在编码主要碳水化合物甜味受体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借助CEPH(法国基因数据库)提供的全球1050人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信息,研究团队发现大多数欧洲人都拥有与甜味敏感性相关的这两种基因变异。这种变异在亚洲人和中东人中相对较少,而在非洲人中的分布最为稀少。这一研究成果已被研究小组在某杂志上发布,该杂志将在8月11日出版。
遗传学家Dennis Drayna,作为这篇论文的共同作者,认为这种甜度敏感性的差异可能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那些研究食物与进化关系的科学家指出,大多数含糖量较高的植物,如甘蔗,都是热带植物。在纬度较高的北方地区,为了获取足够的卡路里,人们对甜味的敏感度更高。”美国达拉斯市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分子生物学家Stephen Wooding同样认为这一遗传差异可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但他也提到,其精确的适应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饮食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俗话说,“肚子一空,万事皆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不再仅仅关注能否吃饱,而是开始关心应该吃什么以及如何去吃。在此,我们推荐您进入饮食频道,了解如何科学合理地饮食。我们还要注意一些未曾被提及的隐患,如咖啡中的潜在风险。红酒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浪漫,还有健康。日常生活中有些食物可能对我们的生命构成威胁,需要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