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关键字教你选乌龙茶完美避坑(茶百科细说乌龙茶)
何为青茶,青茶的种类都有哪些?让我们跟随老杨的脚步,一起从国家标准的视角,深入了解乌龙茶(青茶)的魅力。
乌龙茶,作为我国六大茶类中的佼佼者,包含了众多知名茶品,如武夷岩茶、台湾乌龙、铁观音、凤凰单枞等。本期老杨说茶,带你领略乌龙茶的魅力。
我们得明白什么是乌龙茶。根据国家标准《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的规定,乌龙茶是以特定品种茶树的鲜叶为原料,经过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的产品。
乌龙茶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原料,必须是山茶属茶种茶树的叶子、驻芽和嫩梢;二是工艺,必须经适度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包揉)、干燥等独特工序加工而成。只有满足这两个要素,才能被称为乌龙茶。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乌龙茶的分类。按照《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的规定,乌龙茶可以分为闽南乌龙、闽北乌龙、广东乌龙、台式(台湾)乌龙、其他乌龙几类。其中,闽南乌龙茶以圆结型或卷曲形产品为主,闽北乌龙则以条形产品为主。广东乌龙以广东潮州、梅州地区特定茶树品种的鲜叶制成,台式(台湾)乌龙则采用台湾地区特定品种或其他地区特定品种的鲜叶,经台湾传统加工工艺制成颗粒形产品。
根据茶树品种的不同,乌龙茶又分为铁观音、黄金桂、水仙、肉桂等产品。由此可见,乌龙茶的分类可以根据产地和品种来进行区分。
再来谈谈乌龙茶的工艺。按照国家标准,乌龙茶的工艺为“依次经适度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包揉)、干燥等独特工序加工”。其中,做青工艺为乌龙茶独有的工艺。对于不同种类的乌龙茶,在工艺上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做青过程中,鲜叶叶缘部分受损伤,促使其内涵的多酚类物质部分氧化、聚合,产生绿叶红边的过程。
我们重点介绍一下武夷岩茶。根据《GB/T 18745-2006 地理标志产品 武夷岩茶》的规定,武夷岩茶是指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所下行政区域范围内,独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繁育或栽培,并采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而成,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武夷岩茶的产品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等。其工艺分为初制工序和精制工序,初制工序包括晒青或萎凋、做青等步骤,精制工序则包括筛号茶取料、拣剔、风选等步骤。
根据国家标准,我们可以得知乌龙茶(青茶)的构成要素、分类以及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各位茶友在实际品饮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选择。武夷岩茶,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其主要茶树品种包括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以及奇种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魅力。其中,大红袍的雄浑,名枞的典雅,肉桂的醇厚,水仙的清香,每一款都能让人陶醉。而岩茶更是具有独特的“岩韵”,这是一种只有生长在武夷山独特环境下的茶叶才能展现出的品质特征。
何为“岩韵”?在老杨的茶道世界里,岩韵是武夷岩茶独有的灵魂。这里的“韵”体现在茶气的强烈与劲道上,如同山间的筋骨,回味悠长,喉韵深长。“味”则是花果的香气与茶汤的浓厚深沉的结合,这种香气和味道能够让人感受到武夷岩茶种植水土环境特征的韵味。而不同的生长环境,如“三坑两涧”的“正岩”,更是将岩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再来说铁观音。按照国家标准《GB/T 30357.2-2013 乌龙茶 第2部分铁观音》,铁观音是以特定茶树品种的叶、驻芽和嫩梢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独特的工艺过程制成。铁观音分为清香型和浓香型两大类,二者的区别可以通过干茶的外形、色泽、香气和滋味来辨别。
安溪铁观音,作为地理标志产品,其特色在于其原料产自特定的行政区域内,采用的是铁观音茶树品种进行繁育栽培。其独特的“音韵”是安溪铁观音区别于其他铁观音茶的最重要的口感特征。
乌龙茶的世界里,除了铁观音,还有黄金桂、水仙、肉桂等。每一种茶都有其独特的品质和要求。老杨认为,读懂乌龙茶,尤其是其国家标准,是了解这类茶的关键。国家标准是茶学中最基础、最关键的内容,它代表了茶叶的共识,是我们认识茶的更好的教材。
黄金桂茶,以黄旦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才能称之为黄金桂。水仙分为条形水仙和紧压型水仙,其中漳平水仙是紧压型水仙的典型代表。每一种茶都有其独特的感官品质要求。
老杨撰写此文,不仅是分享知识,更是自身对乌龙茶重新认识的过程。他深知自身见识尚浅,故以诚恳的态度与各位茶友交流,共同寻找茶的真味。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为作者苏州老杨的个人感受,仅代表个人观点。原创文章,请勿未经授权转载。若想深入交流,可添加作者微信crlysc。所提及的“茶百科细说乌龙茶 2018中国乌龙茶标准样茶”,是老杨对乌龙茶的一次系统性梳理和总结,为茶友提供了一个了解乌龙茶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