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课文六年级上册

健康知识 2025-05-07 01:25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草原》一文,选自老舍先生的散文集《内蒙风光》,被编入部编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教材,作为第一课的重要内容。这篇文章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对民族团结的深情颂歌。

文章首先展现的是草原的壮丽风光。一碧千里的草原,翠色欲流,如同用绿色渲染的中国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作者首次访问内蒙古草原,被那里的自然景观深深吸引,天空、草地、小丘、羊群、骏马,都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与神奇。

接着,文章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作者通过描写骑马迎接客人的场景,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豪爽与热情。主客相见,喜迎远客,展现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

文章还通过宴饮、歌舞、话别等场景,描绘了主客联欢的热闹场面,表现了蒙汉之间的深厚情谊。这种情谊,不仅体现在表面的欢迎与款待,更体现在深入的民族团结与和谐共处。

在文章的知识点方面,学生们需要掌握生字和多音字,如“毯”、“裳”、“虹”、“蹄”、“腐”、“稍”等字的组词,以及“行”、“勒”、“蒙”等字的多音读法。学生们也需要掌握一些近义词和反义词,如“渲染”与“烘托”,“奇丽”与“瑰丽”,“拘束”与“拘谨”等。

在关键语句的赏析方面,“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和“像只用绿色渲染的中国画”等句子,既生动地描绘了草原的景色,又体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

的写作特色在于情景交融,将写景与情感紧密结合,通过生动的比喻与想象,赋予景物鲜活的生命力。文章以行踪为序,移步换景,由自然风光过渡到人文风情,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的学习目标不仅是理解草原的“风光美”和“人情美”,更是要体会民族团结的主题,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并学会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感受。学生们也需要积累描写自然景色的词汇及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等。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草原的美丽风光,更可以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民族团结的深情颂歌。如需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细节,可以参考教材配套微课视频及同步习题。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