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车高速逃费 小米-已补缴
事件背景
近期,天津高速公路集团通过严密的监控筛查,发现了十四辆临时牌照的车辆在京沪高速路段存在异常行为。这些车辆似乎运用了某种“长路短报”的策略,逃费次数高达54次,总金额达到了4408.96元。经过稽核人员的仔细核查,这些车辆被确认为某品牌的新能源测试车,而进一步证实,这些车辆属于小米公司的测试车队^[2][3][5][8]^。
小米官方的坦诚回应
面对此次争议,小米公司迅速并坦诚地做出了回应。
1. 计费机制问题小米公司表示,这些测试车辆在特定的闭环高速上进行测试时,其计费系统默认以进出高速口的最短距离作为计费依据。实际驾驶的里程数与缴费金额并不相符,小米方面并没有主观逃费的意图^[1][5][7]^。
2. 补缴情况经过与天津高速公路集团的沟通协商,小米公司已经全额补缴了所有过路费,展现了其责任感和诚信态度^[1][3][5][8]^。
3. 坚决否认违规行为小米公司明确表示,在测试过程中,车辆并没有出现高速违规掉头、超速行驶等违规行为,也没有故意逃漏通行费的行为^[1][2][5][7]^。
4. 妥善处理争议小米公司指出,天津高速集团发布的文章中存有不实信息,对此双方仍在沟通中。目前,天津高速集团已经删除了相关文章^[2][8]^。针对网络上部分将计费误差误解为“恶意逃费”的言论,小米公司通过官方声明进行了澄清^[1][7]^。整个事件背后,小米展现出了对公众和消费者的诚意和负责任的态度。这也提醒我们在解读事件时,需要更多的理解和耐心,避免因为误解而产生不必要的纷争。
后续进展
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天津高速公开的监控画面显示,涉事车辆的外观与小米公司的SU7测试车高度相似^[8]^。这一事件也在网络上持续发酵,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小米公司则通过官方声明,积极回应社会各界的关切,力图澄清事实,消除误解^[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