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8年交往20多名女友骗走近700万
近年来,婚恋诈骗案件屡见不鲜,诈骗者常常利用虚构的身份和情感操控手段实施犯罪行为。针对这些诈骗手法,我们来深入一下其特点。
一、诈骗手法的共性
诈骗者在婚恋领域的手法可谓花样百出。他们常常虚构自己的身份,如自称是拥有高学历、高收入的职业人士,或者是拥有豪华房产和名车的富豪。他们利用婚恋平台和社交软件等渠道寻找目标,以成功人士的形象出现,从而吸引受害者的注意,降低他们的戒备心理。
一旦建立起初步的联系,诈骗者就会通过频繁的关心和赠送礼物等方式来建立信任。他们可能会豪刷直播间的礼物,以此来吸引受害者的注意和信任。交往之后,诈骗者往往会编造各种理由借款,比如资金周转困难、投资失败等,甚至诱导受害者贷款、抵押财产。部分案例中,诈骗者甚至同时与多名异性保持恋爱关系,以扩大敛财范围。
二、受害者的特征
受害者的年龄大多集中在28-47岁之间,多为经济独立但情感需求较强的单身群体。部分受害者因为过于追求爱情或者被诈骗者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而忽略了可能的诈骗风险。有些受害者因为“恋爱脑”或顾及社会评价,没有及时报警或配合取证,这也为诈骗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受害者的财产损失往往非常严重,单人最高被骗金额高达730万元,部分案件涉案总金额超过千万元。
三、司法量刑依据
此类婚恋诈骗案件通常以诈骗罪定罪。刑期与涉案金额、受害者人数直接相关。例如,骗取54万元(涉及102人)的诈骗者被判刑11年半。如果骗取金额超过700万元,可能面临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若存在伪造证件、组织化犯罪等情节,将会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四、社会警示
面对婚恋诈骗,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婚恋平台需要加强对用户身份的审核,建立异常行为预警机制,以防止诈骗者在平台上实施犯罪行为。公众也应该警惕那些短期内索要钱财、拒绝线下见面等异常行为,这些都可能是诈骗的迹象。如果发现自己可能遭受了婚恋诈骗,受害者应及时保留转账记录、聊天证据并报警,以便追究诈骗者的法律责任,并避免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我们也要提醒广大单身人士,在追求爱情的也要保持理性和警惕,不要被诈骗者的花言巧语所迷惑。